成大小兒部/林永傑醫師
2017/03
產後胎盤病理檢查,是一項重要的檢查。產後胎盤送檢的目的:為了確定新生兒是否有潛在的感染或是為了找出新生兒在產後短時間發生疾病的可能原因,進而為治療找出方向,甚至為下一胎而準備。
胎盤與臍帶,是聯繫母親和胎兒之間的維生構造,在胎兒出生後沒多久,就會和子宮分離,之後也隨之娩出。除非有特殊目的,如保存胎盤與臍帶血等用途,胎盤與臍帶,會被當作醫療廢棄物丟棄。實際上,在美日等國較先進的醫學中心,會幫忙產婦在產後,保存整個或是部分的胎盤組織,以備於出生數日內有發生問題時,可以進行胎盤的送檢,嘗試從胎盤檢查出確切的發病原因。但在台灣,此項重要的檢查,往往會被忽略!因此,我認為在產前,尤其寶寶有問題時,可預先與產科醫師討論,產後是否要進行胎盤的病理檢查。
近年來的研究,許多早產兒的胎盤,有很高的比例是有被感染或是有血管性的病變;流產或是不明原因的死胎,其胎盤也有同樣的情形。甚至,出生時,看來似乎健康的足月兒,其胎盤也會有1成左右有著輕微感染的跡象。這些有著胎盤輕微感染的胎兒,部份在出生後會發展出嚴重的感染現象。但是筆者在此強調,胎盤病理報告,不一定代表,寶寶真的有問題,必需結合臨床的一些資料,來下結論。
即使現今產前檢查相當的完善,但仍有部份的產婦,會不明原因的早期破水,進而生下早產兒,甚至發生不明原因的胎死腹中。即使,孕婦很順利地懷孕至順產,卻在產後立即發生新生兒缺血缺氧的病變、抽痙,或是在產後在嬰兒房內,開始有呼吸窘迫或衰竭的現象而轉去醫學中心的加護病房照顧。因為不了解新生兒疾病發生的原因,家屬與產婦,多半心中抱著遺憾 。然而,在實際上,這些疾病的發生,文獻指出可能與各式各樣的胎盤病變有關。這也是為什麼國外好的醫學中心,會常規的為這些個案,進行胎盤的病理檢查。另一方面,胎盤病理科醫師的訓練不易,尤其在台灣,人數更是稀少,而且不受重視。
還有一點是很重要的,是胎盤的送檢,是需要適當的低溫保存,且有時效性的。在72小時內,保存良好的胎盤,才有機會進行胎盤的病理檢驗。因此,在產前,事先與醫師討論,是否送檢胎盤的病理。這樣才能避免在產後發生突發情形時,因為猶豫或是保存不當,錯失了檢查與找到真正病因的機會。
結論:
正常生產後,因台灣目前人力物力種種配套, 要做到全面性且常規性的胎盤送檢, 會有困難;但若寶寶產檢時,或是出生後發生問題時,筆者認為都應該送檢,會大大提昇周產期醫療團隊對寶寶的照顧!因此,產前預先與您的產檢醫師討論在產後是否做胎盤病理檢查,讓產科醫師在您生產之後,計劃性地為您將娩出的胎盤與部份臍帶做適當的保存與轉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