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二月(第62期)
2020.01
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特派記者/蔡雅薇
圖為台⼤醫院⼩兒⼼臟科的教授暨主治醫師 邱舜南醫師
邱舜南為台⼤醫院⼩兒⼼臟科的教授暨主治醫師,專⾧為⼩兒⼼臟超⾳波、⼩兒⼼律不整與先天性⼼臟病及其⼼律不整之診斷及治療、⼩兒⼼導管診斷及治療。
邱醫師⼀直以來就喜歡與⼩孩⼦相處,深愛孩童天真無邪的笑容,因此決定踏上⼩兒科,並專研「⼩兒⼼律不整」。⼀般來說,先天性⼼臟病指⼼臟結構異常,⼼律不整則指⼼臟節律異常,⼩兒⼼律不整雖然⼤部分為良性,但仍有些嚴重的心律不整,可能危及性命,而這些疾患需經過縝密的治療方可痊癒,因此對邱醫師⽽⾔,守護孩童的健康就是⼩兒科醫師最重要的使命。
寶寶在媽媽腹中時,⼼臟會隨著週數增加逐漸建構出來,若將剛出⽣的新⽣兒⼼臟譬喻為⼀棟新房⼦,先天性⼼臟病就像房⼦內部的鋼筋樑柱未架設好,造成整體結構不穩;⽽⼼律不整就像房⼦的⽔電路架設不⿑全,少⼀條管線、電路都會造成短路問題。不論是房⼦內部結構問題或是短路問題,在居住的品質上,皆容易發⽣或⼤或⼩的⼈⾝安全。
那要如何得知新⽣兒的⼼臟是否蓋得健全呢?邱醫師說明,透過「胎兒超⾳波、新⽣兒⾎氧濃度篩檢、新⽣兒超⾳波」可以得知寶寶是否有⼼臟結構異常;⽽⼼律不整發作的時間不定,篩檢就相對困難許多。「⼼電圖」是⼀項簡單可⾏的檢查,有機會在平時正常的⼼律中,找出可能罹患⼼律不整的蛛絲⾺跡,例如:QT延⾧症候群。
QT延⾧症候群為先天性離⼦通道疾病的⼀種,因基因缺陷導致鉀離⼦、鈉離⼦代謝通道失去功能,⼼臟無法規則運作,引發⼼室顫動等致命性的心律不整,是遺傳性的先天性⼼律不整。邱醫師提到,患有QT延⾧症候群的寶寶,外觀與⼀般正常的孩⼦無異,平時沒有症狀卻有⾼⾵險的猝死機率,若不透過⼼電圖篩檢,也不會知道寶寶患有此疾病。因此,家族內若曾患有⼼律不整的遺傳疾病,邱醫師建議⾼⾵險的新⽣兒接受⼼電圖篩檢,若提前篩檢出QT延⾧症候群,便可透過藥物控制以及⼼內去顫器控制病情,降低猝死機會,基本上可與健康寶寶⼀樣正常⽣活。
⼼臟,是⼈體最重要的器官,剛出⽣寶寶的⼼臟「蓋得」是否健全,常需要依靠外部檢查來篩檢。然⽽,邱醫師認為利⽤⼼電圖篩檢⼼律不整並⾮萬能,有疾病者也可能被篩檢出正常的⼼電圖,只因在篩檢時間內未發病,出現「偽陰性」問題。相反地,若寶寶被篩檢出⼼電圖有異常,也有可能是「偽陽性」,透過後續持續追蹤,大部分都是正常或是良性的。最後,邱醫師建議若患有⼼律不整的⾼危險群寶寶,可以進⼀步做基因檢測,為預後及藥物治療提供重要線索,讓醫師與⼤⼈們⼀同守護寶寶的「⼼」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