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兒診所 吳琬如 醫師
2015/8
2015年3月25日,從網站得知,香港中文大學TY Leung教授,計劃在香港主辦第一屆亞太胎兒治療大會,因為課程內容有關於多胞胎併發症的研討,吸引我自費前往參加。
短短一天的課程分為四大部份:多胞胎併發症的處置,胎兒外科治療,胎兒幹細胞治療及胎兒內科治療。
多胞胎併發症的探討,不外乎以MCDA twins 的四大併發症: TTTS, sIUGR, TRAP, TAPs為主軸討論。對許多傳統醫師而言,讓這類併發症患者接受胎兒治療似乎是種高科技、高風險的技術,但實際上,目前國際間已提出有效數據,證實對於適當的TTTS患者,胎兒鏡雷射激光治療能比傳統的羊水放液,更有效地降低死亡率及致病率,若由有經驗的手術者手術,術後單一胎兒的存活率至少84%,而影響預後最重要的因素則是胎兒出生週數。會中針對不同雷射方法優缺點,前壁胎盤等困難手術個案,邀請來自英國的Kilby Mark教授提出他個人經驗及見解。而僅次TTTS的第二大併發症—sIUGR的處置,目前國際上對於該選擇性減胎、雷射激光治療,還是保守觀察,仍有爭議;來自澳洲的Hyett Jonathan教授針對這個議題,幫大家收集了目前英美各國的統計結果。至於較罕見的TRAP和TAPs則邀請來自新加坡的 Tony Tan和上海的孫路明教授,介紹關於這兩種併發症的處置和預後,收獲最多的內容是:如何藉由超音波指標,評估TRAP何時該選擇性減胎?還有介紹TAPs中多血兒有0.5%的機率,會因為紅血球增生造成末端血管阻塞而截肢的圖片,也令我震驚。
第二階段則邀請來自台灣的陳明教授以及香港、泰國和日本的胎兒專家,針對多種胎兒先天異常的宮內治療,提出他們個人的臨床經驗和研究成果。包括泌尿道阻塞宮內治療,先天性橫膈疝接受FETO手術,胎兒胸腔積水進行胎兒治療(放引流管或注射OK-436)。
第三階段是對於胎兒醫學未來的發展趨勢—胎兒幹細胞和基因治療,此部分請來了來自台灣的蕭勝文醫師以及印度和新加坡等多位優秀學者,回顧這領域的發展,並介紹他們目前現行的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成果。
最後一階段則著重於探討胎兒內科治療。印象最深刻的是,泰國的Wataganara醫師所介紹的PRIDE study,該研究主要是針對母親有anti-SSA/Ro抗體者,經由超音波測量胎兒心臟的PR interval, 篩選出AV block後接受類固醇的治療。由於臨床上,接觸到越來越多因免疫問題,接受人工生殖而後懷孕的個案,他的介紹也提醒了我對這類高危險族群的產前篩檢得更加提高警覺。
在未接觸胎兒醫學前,碰到胎兒疾病只能束手無策;接觸之後,發現原來在世界各角落,有不少人在研究這些所謂的疑難雜症,也因此有機會讓這些專家共聚一堂,在聆聽吸取他們的個人經驗後,真的有種大開眼界且煥然一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