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兒胎兒醫學電子報
  • Home
  • 創辦人的話
    • 台兒診所 張東曜院長
    • 台兒理念
  • 衛教專區
    • 台兒醫師有話說
  • 台兒TMAMA官網
  • 相關連結
    • 小小心世界
  • Home
  • 創辦人的話
    • 台兒診所 張東曜院長
    • 台兒理念
  • 關於我們
    • 台兒日常
    • 台兒其人
  • 衛教專區
    • 台兒醫師有話說
  • 學術活動
    • 活動回顧
    • 『慘』科OB會
    • 台兒胎兒醫學工作坊
    • 北區胎兒影像學季會
    • 胎兒心臟病病例報告會
    • 台兒神奈川聯合胎兒心臟超音波 STIC Conference
  • 學習資源
    • 台兒通訊(文章)
    • T-Talk 台兒說(影片)
    • 新生兒關節發育不良篩檢(品管系統)
  • 專家團隊
    • 台灣髖關節發育不良(DDH)
    • 台灣胎兒影像學工作小組(TFIG)
  • 台兒共筆
    • I 胎兒影像學診斷:中樞神經系統病例精選
    • II 台兒胎檢手冊:周產期安全架構
    • III 圖解先天性心臟病:從胎兒到小兒
    • IV 胎兒影像學診斷(2):全身系統病例精選(2015-2018)

2019.7月-1/3 : 初期子癲前症篩檢及預防

 7月 18, 2019   

台兒通訊 >> 2019年 >> 七月 >> 初期子癲前症篩檢及預防

台兒診所 / 楊子逸 醫師


本篇筆者楊子逸醫師

根據研究顯示,約有2-5%的孕婦會發生子癲前症,和發生率約1/800-1000的唐氏症相比更為常見,現行產檢中對於唐氏症已有很完善的篩檢模式(初期唐氏症篩檢、中期唐氏症篩檢、非侵入性唐氏症篩檢等),子癲前症的篩檢也應當有相同的重要性,從2010 NICE guideline, 2013 ACOG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guideline,以及2013年Nicolaides教授提出的Competing risks model, 2017 ASPRE trial,到最近ISUOG及FIGO相繼發表了子癲前症的最新guideline,可以看出子癲前症篩檢一系列的進展。
根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ISSHP)的最新發表,子癲前症定義為妊娠20週以後發生高血壓(相隔四小時以上測定兩次,收縮壓>=140mmHg或/及舒張壓>=90mmHg)合併下列其一情形: 1.蛋白尿 2.母體器官損傷 3.子宮胎盤功能不佳。比起先前的定義來得廣泛許多。而目前致病機轉尚不明確,但大部分學者採信2 stage process,先是胎盤化的過程中滋養層細胞功能不加造成螺旋動脈remodeling不良,後為母體之反應,即子癲前症之臨床表徵。而子癲前症可分為四大類:1. 早發型子癲前症 (小於34週生產) 2.早產子癲前症(小於37週生產) 3.晚發型子癲前症(大於34週生產) 4.足月子癲前症(大於37週生產)。這四類並沒有明確的界線區分,目前大多數的研究及子癲前症的guideline建議都是針對preterm PE,而根據生產週數可以再區分早發型及晚發型,嚴重度隨之不同。

子癲前症對孕婦及胎兒都有許多影響,嚴重可能致命; 子癲前症嚴重可能引起孕婦產生胎盤剝離、HELLP症候群、急性肺水腫、呼吸窘迫及腎衰竭等,曾患有子癲前症病史者,往後發生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及腎衰竭的風險較高,更有研究指出平均餘命減少10年; 對胎兒的影響則包括生長遲滯、羊水過少、胎死腹中、早產、低Apgar score、需入住NICU等,長遠更有腦性麻痺、智商較低、聽力視力損傷等可能的風險,未來發生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較高; 因此,子癲前症並非一時的疾病,它很可能對孕婦和胎兒帶來一輩子的影響。

因此,所有的孕婦都應接受子癲前症的篩檢,而最有效的篩檢的方法是在11-13+6週,也就是初期唐氏症篩檢的同時,利用1. 孕婦危險因子 2.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3. 血清胎盤成長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 PlGF) 4.子宮動脈血流阻力套入FMF的計算軟體得到風險數值; 若大於百分之一則為高風險,可服用低劑量Aspirin作預防。

以下分項詳述:
首先是孕婦危險因子,這是在進行篩檢時需要詳細詢問並記錄的,年紀越大,其發生子癲前症的機率越高,特別是晚發型子癲前症; 初產婦發生子癲前症的風險較經產婦來得高; 曾發生子癲前症,後面胎次發生的風險增加許多; 相反的,若經產婦沒有子癲前症病史,發生子癲前症的風險約1%; 懷孕間隔過長或過短都會增加子癲前症的風險,曾有研究指出小於12個月或大於72個月風險較高; 經人工生殖技術受孕的風險較高,可能和著床時的高雌激素濃度相關,採用捐精或捐卵者風險也較高; 若孕婦的母親或姊妹有子癲前症病史,比起沒有相關病史者,有3-4倍的風險罹患子癲前症; 肥胖(BMI>=30kg/m2)、非裔加勒比海人或南亞人,以及有相關慢性病史者風險都比較高。

在competing risk model這個模組中,假設若無限期懷孕都將發生子癲前症,以上所述的孕婦特徵綜合起來若為低風險,整條曲線往右移(見圖一),發生子癲前症機會降低,反之亦然。

接著是平均動脈壓(MAP),必須在標準姿勢下利用經過認證的血壓計量測,經過5分鐘的休息後開始量測,隔一分鐘測第二次,雙手同時測量共獲得四個數據去計算平均動脈壓。

子癲前症篩檢中最有效的生化血清檢測是胎盤成長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 PlGF),研究發現未來會發生子癲前症的孕婦在第一孕期檢測PLGF將比正常來得低。


                               

(圖一) 競爭風險模式 - 孕婦危險因子對子癲前症發生之影響

說明:評估母體相關危險因子(年紀、身高、體重、種族、過去病史、受孕方式、子癲前症家族史、前胎有模子癲前症病史、胎兒數等),若為低風險,曲線會右移,42週前發生子癲前症機率較平均低; 反之,若為高風險,曲線會左移,42週前發生子癲前症機率高。

子宮動脈血流阻力也須經過標準化的測量方式獲得,測量在the level of internal os最靠近子宮頸的子宮動脈區段,而非子宮動脈及external artery的交叉區段,可用來評估子宮胎盤循環的狀況,量測左右兩邊取平均值,應使用Pulsatility index(PI)做計算,而非RI(resistance index)或S/D ratio。

最有效的篩檢模式是綜合以上四項一起做風險計算,但若醫療環境不許可,最基本需採納孕婦危險因子及平均動脈壓做計算,而非單看孕婦危險因子; 若無法在孕婦全面篩檢,可考慮contingent screening,將孕婦危險因子及平均動脈壓作為第一線篩檢,風險較高者再進行血清胎盤成長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 PlGF)及子宮動脈血流阻力檢測,找出高風險族群。

利用這樣的模組篩出高危險群後,以低劑量Aspirin作為子癲前症的預防是目前大家的共識。在ASPRE trial中,分別降低89%, 86%, 82%的32, 34, 37週前的子癲前症,預防效果相當顯著。雖然Aspirin的劑量一直沒有定論,但從ASPRE trial到今年ISUOG及FIGO都建議150mg daily at bedtime,除非孕婦體重小於40kg,實際劑量根據各國不同劑型而有差異,但約為150mg。

若孕婦的服藥依順性高則可以再拉高預防的效果; 許多系統性研究都證實使用Asprirn做預防未與出血性併發症相關,若服藥期間出現陰道出血須審慎評估但不需要停藥,若是孕婦對Aspirin過敏,則需要密切追蹤整體狀況,目前其他藥物的預防效果尚未成為公認的定論; Aspirin的使用從診斷為高風險即刻開始(至少要在16週前開始),至滿36週停止,或是即將生產及確診子癲前症時停藥; 另外,FIGO guideline中有提及若孕婦鈣攝取不足(<800mg/day),給予適當的補充可能減少早發型及晚發型子癲前症的發生。

這樣的篩檢模組在多胞胎妊娠亦適用,但screen positive rate較高,Aspirin用作預防也可考慮, 但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佐證。

高風險孕婦需要較頻繁的定期追蹤,超音波的評估需包含胎兒生長評估,胎兒生理評估(biophysical profile)及Doppler血流測定。

總結來說,所有孕婦都應在11-13+6週接受初期子癲前症篩檢,利用1.孕婦危險因子、2.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3. 血清胎盤成長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 PlGF)、4.子宮動脈血流阻力,這四項做計算,若為高風險則建議服用低劑量Aspirin (150mg/night)作預防,並接受密集的追蹤頻估。


參考資料

First Trimester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of Pre-term Pre-eclampsia A transcript of Professor Kypros Nicolaides’s webcas, broadcast on April 24th 2018. 👉PD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FIGO) initiative on pre-eclampsia: A pragmatic guide for first-trimester screening and prevention Int J Gynecol Obstet 2019; 145 (Suppl. 1): 1–33.
ISUOG Practice Guidelines: role of ultrasound in screening for and follow-up of pre-eclampsia 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18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Online Library (wileyonlinelibrary.com). DOI: 10.1002/uog.20105.

  • Share This:  
  •  Facebook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 X分享至 Facebook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Blog Archive

  • ►  2025 (18)
    • ►  6月 (5)
    • ►  5月 (1)
    • ►  3月 (6)
    • ►  2月 (6)
  • ►  2024 (57)
    • ►  12月 (15)
    • ►  9月 (6)
    • ►  7月 (6)
    • ►  5月 (6)
    • ►  4月 (5)
    • ►  3月 (7)
    • ►  2月 (5)
    • ►  1月 (7)
  • ►  2023 (42)
    • ►  12月 (5)
    • ►  11月 (6)
    • ►  9月 (6)
    • ►  6月 (7)
    • ►  4月 (6)
    • ►  2月 (12)
  • ►  2022 (101)
    • ►  12月 (13)
    • ►  11月 (8)
    • ►  9月 (12)
    • ►  8月 (4)
    • ►  7月 (9)
    • ►  6月 (3)
    • ►  5月 (24)
    • ►  4月 (1)
    • ►  3月 (9)
    • ►  2月 (5)
    • ►  1月 (13)
  • ►  2021 (67)
    • ►  12月 (7)
    • ►  11月 (6)
    • ►  10月 (4)
    • ►  9月 (12)
    • ►  8月 (8)
    • ►  6月 (9)
    • ►  5月 (1)
    • ►  4月 (8)
    • ►  3月 (2)
    • ►  2月 (9)
    • ►  1月 (1)
  • ►  2020 (90)
    • ►  12月 (10)
    • ►  11月 (7)
    • ►  10月 (6)
    • ►  9月 (8)
    • ►  8月 (9)
    • ►  7月 (5)
    • ►  6月 (8)
    • ►  5月 (9)
    • ►  4月 (6)
    • ►  3月 (7)
    • ►  2月 (5)
    • ►  1月 (10)
  • ▼  2019 (78)
    • ►  12月 (9)
    • ►  11月 (11)
    • ►  10月 (4)
    • ►  9月 (4)
    • ►  8月 (5)
    • ▼  7月 (5)
      • 2019.7月-3/3:{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 2019年6月29日 胎兒超音波實作 培訓課程-初階...
      • 2019.7月-2/3:{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 『DDH篩檢尖兵』第一級篩檢認証課程 -DDH Sc...
      • 2019.7月-1/3 : 初期子癲前症篩檢及預防
      • 2019.07月(55期)
      • 20190629 第28次『慘』科OB會後記
    • ►  6月 (9)
    • ►  5月 (9)
    • ►  4月 (4)
    • ►  3月 (4)
    • ►  2月 (8)
    • ►  1月 (6)
  • ►  2018 (89)
    • ►  12月 (6)
    • ►  11月 (7)
    • ►  10月 (19)
    • ►  9月 (6)
    • ►  8月 (10)
    • ►  7月 (5)
    • ►  6月 (7)
    • ►  5月 (5)
    • ►  4月 (5)
    • ►  3月 (5)
    • ►  2月 (7)
    • ►  1月 (7)
  • ►  2017 (71)
    • ►  12月 (8)
    • ►  11月 (7)
    • ►  10月 (6)
    • ►  9月 (4)
    • ►  8月 (3)
    • ►  7月 (8)
    • ►  6月 (8)
    • ►  5月 (5)
    • ►  4月 (5)
    • ►  3月 (7)
    • ►  2月 (4)
    • ►  1月 (6)
  • ►  2016 (79)
    • ►  12月 (9)
    • ►  11月 (6)
    • ►  10月 (7)
    • ►  9月 (6)
    • ►  8月 (8)
    • ►  7月 (5)
    • ►  6月 (18)
    • ►  5月 (3)
    • ►  4月 (3)
    • ►  3月 (6)
    • ►  2月 (4)
    • ►  1月 (4)
  • ►  2015 (59)
    • ►  12月 (4)
    • ►  11月 (5)
    • ►  10月 (7)
    • ►  9月 (4)
    • ►  8月 (4)
    • ►  7月 (5)
    • ►  6月 (5)
    • ►  5月 (5)
    • ►  4月 (5)
    • ►  3月 (5)
    • ►  2月 (5)
    • ►  1月 (5)
  • ►  2014 (1)
    • ►  7月 (1)
  • ►  2013 (1)
    • ►  6月 (1)
  • ►  2012 (9)
    • ►  11月 (2)
    • ►  9月 (6)
    • ►  6月 (1)
  • ►  2010 (21)
    • ►  6月 (1)
    • ►  3月 (6)
    • ►  2月 (13)
    • ►  1月 (1)

Popular Posts

  • 2022年3-4月-4/6:【台兒知識庫】掌握新生兒耳朵矯正黃金期 ─門諾耳朵矯正器介紹
    台兒通訊  >>   2022年   >>  3-4月 文/門諾醫院復健科 張雅鈞職能治療師  首先感謝台兒診所的邀稿,讓我有機會分享門諾醫院的耳朵矯正,希望透過這項技術,造福更多新生兒家庭。門諾醫院的第一例個案是一位兩個月大的女嬰-小柔,當初因為右耳形狀...
  • 臍帶動脈血流阻力--作者:張東曜醫師
    臍帶動脈血流阻力(PI)可以用來評估胎盤的功能。如果阻力增加,表示胎盤的功能可能不佳,常見於子癲前症、羊水不足、或子宮內生長受限(IUGR)的胎兒。 下圖是妊娠29週雙胞胎,其中一個胎兒(生長受限者)的臍帶動脈血流波型。僅見收縮期波型(波峰),舒張期的波型已經消失,我們稱之為AE...

訂閱台兒通訊電子報

訂閱台兒通訊電子報

* indicates required

搜尋此網誌

技術提供:Blogger.

標籤

  • 『慘』科OB會 (35)
  • 子癲前症 (2)
  • 中期胎檢補助方案 (2)
  • 王羿婷 (5)
  • 北區胎兒影像學季會 (1)
  • 台日友好-日空下 (5)
  • 台兒「川瀧塾」 (3)
  • 台兒知識庫 (52)
  • 台兒研究 (2)
  • 台兒胎兒醫學工作坊 (24)
  • 台兒個案分享 (1)
  • 台兒通訊 (130)
  • 台兒通訊 2015年 (1)
  • 台兒通訊 2017.09月 (1)
  • 台兒通訊2017 (23)
  • 台兒通訊2017.09月 (2)
  • 台兒通訊2017.10月 (3)
  • 台兒通訊2017.11月 (4)
  • 台兒通訊2017.12月 (2)
  • 台兒通訊2018一月 (3)
  • 台兒新聞報 (1)
  • 台兒case library (2)
  • 台灣胎兒影像學工作小組 (5)
  • 台灣癲癇妊娠登錄系統 (2)
  • 台灣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與品管系統 (20)
  • 未分類 (3)
  • 先天性心臟病 (1)
  • 伴心日記 (4)
  • 吳佩臻 (1)
  • 妊娠糖尿病 (1)
  • 赤匠知心 (8)
  • 林永傑醫師 (10)
  • 拯救胎兒計畫 (1)
  • 星蹤之愛 (10)
  • 胎兒唇顎裂產前到產後照護認証課程 (3)
  • 胎兒熱線 (3)
  • 胎兒醫學 (34)
  • 唇顎裂 (10)
  • 脊柱裂 (1)
  • 脊柱裂兒治療團隊 (1)
  • 第15屆 (7)
  • 第二屆神奈川STIC Conference (1)
  • 第十二屆台兒胎兒醫學工作坊 (1)
  • 第六屆STIC (4)
  • 第四屆STIC (1)
  • 陳國鼎醫師 (10)
  • 植入性胎盤 (2)
  • 遠距視訊教學平台 (16)
  • 藍中基醫師與我 (3)
  • DDH (1)
  • ERIC WORKSHOP (1)
  • MRI (2)
  • STIC (2)
  • TFIG (13)

檢舉濫用情形

網頁

  • 首頁

2025年 5-6月(第99期)

台兒通訊  >>   2025年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The fall’s torrent directly dashes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 I wonder whether the Silver River ha...

Copyright © 台兒胎兒醫學電子報 | Powered by Blogger
Design by Hardeep Asrani | Blogger Theme by NewBloggerThemes.com | Distributed By Gooyaabi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