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兒資深放射師 / 李怡盈
2019/07
植入性胎盤是周產期十分棘手的問題之一,其超音波特徵與高風險因子大部分臨床工作者雖略知一二,實際診斷時還是容易遇到困難。台兒吳佩臻醫師帶領的讀書小組針對植入性胎盤做了好幾個精彩專題,我們藉此機會,請吳醫師與台兒黃鈺昕放射師到OB會分享心得。
吳醫師先以幾個台兒臨床案例帶出常見的特徵及特別的描述名詞,更進一步整理近幾年相關論文講解幾種命名方式的異同。一旦對描述名詞有共識,臨床溝通便能更有效率。此外,吳醫師也從植入性胎盤的成因延伸至對高風險族群的定義,順著這樣的思路,就算是初學者也十分容易理解。
產前診斷植入性胎盤第一線工具首推超音波。超音波大致有出三個觀察重點:胎盤(lacune、異常血流)、胎盤跟子宮交界處(clear zone)、子宮與膀胱交界處。檢查時最好漲膀胱,重點部位儘量放大,使用color Doppler時設定為低速血流。植入性胎盤的診斷還未有公認的準則或評估系統,可以確定的是——無法以單一特徵下診斷。但若個案同時出現兩個以上可能特徵,植入性胎盤的機率便大大上升(two criteria system)。第一孕期的相關個案不多,但回顧文獻,這些個案仍有相同的超音波特徵。是以嚴重的高風險個案仍有機會及早診斷。
接著由黃鈺昕放射師分享3D超音波在植入性胎盤的運用。演講分成三個大方向:3D Power doppler、量化評估以及rendering imagng software。
植入性胎盤大多有許多新生血管,可以相互參照觀察lateral和basal view,透過血管交通的狀況與前置胎盤鑑別診斷。也可挑出uteroplacental interface的血流訊號作量化(植入性胎盤的血流訊號通常較為豐沛),至於rendering imaging software則有機會更清楚呈現子宮與膀胱的界線。
縱然擁有許多能協助診斷的工具,執行檢查時仍然需要仔細問診,儘量篩出高風險族群,描述並記錄胎盤位置,若有疑問可觀察是否有會中提到的2D超音波特徵,或搭配其他診斷工具進一步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