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東曜醫師
三軍總醫院張正昌婦產部主任開場介紹
今年的工作坊是台兒第二次和三總婦產部合作。會議一開始,即由三總張正昌部長開場,並由三總林啟康醫師、劉俐君醫師報告三總人工智慧在胎兒心跳監視應用的經驗。再由我回顧台兒過去一年來的大事。隨後由羅雅倫護理師代表王淑美醫師(小兒科)做台兒周產期資源中心和台兒多學科會議的年度報告。之後由台兒周昱青醫師和北榮李函叡醫師回顧這一年來台灣胎兒影像學工作小組的經典病例。緊接著由黃博彥醫師發表台灣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與品管系統的年度報告,黃博彥醫師自加入台兒之初,從未預期台兒有今天的發展,一番感性發言,銘感肺腑。
張東曜醫師報告2019年的台兒年度成果
第一天第二節課的主題是Moving Towards the First Trimester Screening,由台兒各級放射師輪流擔綱,由國際婦產科醫學會(ISUOG)第一孕期篩檢的guideline講起,到各器官系統第一孕期篩檢的重點、技巧、和精彩病例。
午餐後,第一天下午第一節課的主題是CHD Case Series, before and beyond the Second Trimester,由台兒池宛玲醫師(小兒心臟科)帶領台兒胎兒心臟組的放射師報告這些年來精彩的多種病例序列。
日本川瀧元良醫師整整兩天都待在會場,第二天好奇問我為什麼台兒的圖可以做的這麼清楚?我笑笑答都是時間和嚴格要求磨出來的,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秘訣。事實上,每年的工作坊都是半年前就開始模擬和演練,每個人都要在晨會時至少模擬三次,並由主治醫師指導,字斟句酌,才能定稿。更不用提每日常規的品管考核,務求把每個人的潛能發揮出來。
第三場次「CHD Case Series, before and beyond the Second Trimester」座長及講師們合照
第一天下午第二節課的主題是台兒唇顎裂小組的年度報告,首先由楊子逸醫師和王儒萱護理師分享台兒胎兒唇顎裂聯合門診的經驗和數據,數據明白顯示聯合門診有助於孕媽選擇繼續妊娠。接下來由埔基李文車醫師報告產前顏面畸型的超音波診斷,李文車醫師鑽研有成,是台兒的良師益友。緊接著由陳國鼎醫師(北醫整形外科)以唇顎裂之走出天龍國為題娓娓道出他率先前往台中中山附醫和花蓮門諾開診,加強病人術後追蹤的心路歷程,可以說是一心為傳承,和台兒的企業文化可以說是異曲同工。
埔里基督教醫院李文車醫師發表「Evaluation of Fetal Palate, from Late to Early Scan」
第一天下午第三節課的是主題是First Trimester Screening in the Era of NIPT,由我報告Contingent First Trimester Screening的實務,再由台兒陳彥妮醫師報告8至14週超音波篩檢的新知。
工作坊的第二天,則以胎兒心臟超音波為主軸。首先由台兒池宛玲醫師為大家簡介胎兒心臟功能評估可用的方法,之後分別由台兒温姿敏放射師和中榮曾振志醫師概述台兒和中榮於胎兒心臟功能評估的經驗。接著由川瀧元良醫師再次介紹胎兒心電圖研發的進展。隨後由台大邱舜南醫師報告新先兒心電圖篩檢的實務和轉介的系統,再由台兒池宛玲醫師報告台灣先天性⼼律不整⼯作⼩組的年度報告。緊接著,由UCLA的Mark Sklansky醫師講演胎兒心律不整和分享產前診斷疑Long QT症候群的經驗。
Dr. Mark Sklansky發表「Fetal Arrythmia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Made Easy」
第二天上午的第二節課仍是胎兒心臟功能,首先由川瀧元良醫師講演利用都卜勒血流波型評估胎兒心臟功能,再由金基城醫師說明M-mode和都卜勒的應用。
午休後,由Mark Sklansky醫師講演胎兒心臟篩檢的原則及最新speckle tracking在胎兒心臟的應用。隨後由川瀧醫師Live demo胎兒STIC的操作,Mark Sklansky醫師Live demo胎兒speckle tracking的操作,台兒吳佩臻醫師、池宛玲醫師、李怡盈放射師、温姿敏放射師Live demo第一孕期及第二孕期的胎兒心臟超音波常規篩檢實務。
川瀧醫師現場實際操作胎兒STIC
最後一節課則是台兒胎兒心臟病小組的年度報告。首先由馬偕陳銘仁醫師報告台兒和馬偕合作的胎兒心臟病多學科會議的任務和特色,此一工作小組最近才得到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証通過。接著由台兒董于瑄護理師報告個案管理與家族⽀援的成果,三總林致源醫師(小兒心臟外科)報告早產兒PDA的治療,和馬偕徐綱宏醫師(小兒心臟外科)報告相關的治療與預後。最後,則由我報告未來展望作為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