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柔安、葛萱、黃鈺昕、陸允睿
根據上一期的內容,發表研究結果:
研究者依序整理受訪者的回答紀錄與量化資料分析之結果做對照和驗證,並說明其相關性與差異性,根據各受訪者所回答的內容,彙整說明如下:
針對工作以及生活的定義進行訪談,多數受訪者一致認為成就感及收入來源係為主要工作意義,生活則是與幸福感和家人相關。工作壓力來源主要與工作量為大宗,衝突解決方式以工作為優先選項較多。
以職業做區別可以發現(表2.),對護理師及醫師,工作對他們而言是可以幫助他人這樣的詞彙居多。如:
「可以有成就感,而且也必須要賺錢,再來也可以幫助到周遭的人」
「會追求能夠幫助到別人,就是你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
「以我們的能力協助幫忙無助的人,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
其中,「自我精進(professional abilities)」等辭彙以醫師為主要回答總體。如:
「自己的不足想要補足 」
「這算是一種這個領域的延伸,想要更精進 」
「把產前超音波這一塊學起來,是一個從產前到篩檢到診斷他算是一個完整的訓練應有的 」
以工作量為障礙統計出來的族群,主要為放射師以及護理師,如:
「可能工作比較累會影響到家庭時間 」
「下班時間不固定,或是有時候回家要唸很多相關的書 」
「按照工作時間我的工作是做不完的,需自己額外再加班 」
表2. 職位對於答案選項的次數統計(n=族群總數,回答不限一種,全體相加不為100%)
「工作的意義是一些肯定、一些收入、一些的際關係、一些成就感 」(4-7年)
「最現實的考量就是需要一份收入 」(>7年)
另外發現年資較長者,已經習慣目前的工作型態,年資>7年者不認為能力是一個障礙,這表示在專業訓練七年以上可獲得更穩定的獨立作業技巧。
「無形的壓力,這很難去具體描述是什麼東西,就可能隨時都會被超過的感覺」(4-7年)
「現在就還是要念書,現在就是能力不佳 」(<2年)
「可能因為自己運氣很差吧所以都很晚下班,然後自己動作也是有點慢」(3-4年)
「他們應該是我生活的全部了吧!謀財也是為了他們,有錢想到也是他們」
「有小孩以前就會希望工作跟生活的時間會是完整的區塊……自從有小孩以後就完全不可能,時間會分的比較零碎 」
已婚有小孩的族群,遇到工作與家庭生活中的衝突,反而不會特別以家庭為優先;相反地,未婚族群會以家庭優先,這是一個特別的發現。
「有強大的家人當後盾」(已婚)
「先找支援系統囉,我還是會先把工作放第一 」(已婚)
「如果真的遇到了可能會以家庭優先 」(未婚)
已婚者會考慮這份工作是否能方便接送小孩、影響家庭生活、離家遠近等,即使未婚者也會在職業選擇前預想未來工作是否能與家庭和諧發展[10]。 隨女性大量投入就業市場,生活中最重要兩個層面就是工作與家庭,同時兼顧兩層面者將為個人帶來較大的壓力[11]。
根據Rokeach(1973)主張:「價值乃是一種持久的信念(belief),在此信念影響下,個人或團體偏愛某種特定的行為方式(mode of conduct)和存在的目標狀態(end-state of existence)」。工作的意義及衝突會因職業性質不同有所影響,個體面對壓力所應用的策略,將會受到不同情況或環境因素有所改變,即是Lazarus與Folkman(1984)的壓力互動理論為基礎下探討出來的結果。
護理師跟醫師以「幫助他人」想法居多,因為護理師工作範疇主要是異常個案管理以及諮詢部分,提供實質上的幫助,而對病患來說,醫師是負責最後診斷且直接給予他們幫助的人。
「自我精進」等詞彙以醫師為主要族群,因技術培養對於此專科醫師是滿重要的技能,學習過程中並沒有完整的訓練,才會以回答自我精進的詞彙居多。
另外,工作生活衝突原因多數為「工作量大、報告多」,主要以放射師和護理師為主,因工作內容需準備報告,「在職務方面,無論員工是擔任何種角色對其壓力源項目皆會有壓力存在,工作職位高者工作壓力顯著高於職位低者」[14],與我們研究結果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工作年資越久主要以收入作為工作考量, 我們認為與薪資計算方式有所不同有相關;年資越久工作時數及專業技不足並非障礙,因已習慣目前工作型態及擁有一定程度的專業知識背景,因年資愈久較能夠因應工作壓力的衝擊,在專業領域上表現也更得心應手,專業是建築在時間上的累積[15]。
已婚有小孩不太會提到休息、娛樂、學習,因生活重心都在小孩身上,較少個人時間可以運用,「休閒活動參與與已婚有小孩的職業婦女大都趨向選擇親子性活動,已婚尚無小孩之職業婦女則偏向生活性活動」[16],職業婦女是很令人佩服的!育有子女的人已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會以工作優先作為解決方式。已婚尚未有小孩遇到障礙會以家庭為優先,懷孕的人員覺得未來生活有可能會有很大的變化,一般而言,台灣已婚婦女無論其就業狀況如何,都會需要照顧家庭。文獻上常會提及到扮演這兩個角色,需花的心思大於單一角色。
限制:
1.訪談者與受訪者同為同一醫療單位員工,可能影響受訪者的答案。
2.受訪者皆是女性。
3.訪問的時間點可能會影響結果。
4.只有訪問一次難以多次驗證被訪問者的想法。
5.分析並無使用三角校正法(Triangulation),無法概觀整個台灣醫療產業的概況。
結論與意涵:
透過質性研究更深入了解醫療單位內部員工的工作與生活之間的調解,多數員工對於「學習」有一定的熱誠,不論是工作上或是生活上的學習。且我們的研究為醫療管理人員提供了對工作的動機,生活之間的平衡更加深入了解。雖此研究限制部分無法概況台灣所有醫療產業,但可提供小型醫療單位對於工作與生活間的評估,而醫療管理人員可以運用這些知識,提高醫護人員工作效率以及設計培訓時間效益和獎勵之制度。
致謝:
本論文能順利完成需感謝台兒診所醫研部主任陸允睿先生的指導,另外還要感謝台兒診所院長張東曜醫師,讓我們除了做超音波篩檢業務外,有機會進行研究探索,增廣興趣和知識。最後感謝所有受訪者,提供了寶貴的時間與細心的回答,讓我們能順利完成此論文。
參考文獻:
10. 施偉隆: 從現象學的觀點對質性研究的省思 。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 第二卷第一期 (2009/02/04)
11. Biggerstaff, D. L. & Thompson, A. R. (2008).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 5: 173 – 183.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IPA):A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of Choice in Healthcare research.
12. Adams, Kaye, Shakespeare-Finch, Jane E., & Armstrong, Deanne(2015). An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of stress and well-being in Emergency Medical Dispatchers. Journal of Loss & Trauma, 20(5), pp. 430-448.
13. 利翠珊、張妤玥、鄧皓引:育兒階段夫妻工作家庭壓力調適: 系統界限的定位與轉變。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研究論文 第二十七卷(2014) 第一期,37-72
14. 陸洛、黃茂丁、高旭繁:工作與家庭的雙向衝突: 前因、後果及調節變項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第 27 期, 秋季刊,2005 年,133-166
15. 曾華源,胡慧嫈,李仰慈,郭世豐(民95)。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與倫理概論。台北市: 洪葉文化。
16. 王靜琳、黃瓊玉、呂桂雲、何美瑤: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專業承諾的探討。榮總護理,24(1),59-68。
17. 葉德豐、章翔、李芷軒、陳淑伶、鄭惠如、劉瑋琪、曾意婷、詹惠鈞:醫院員工工作壓力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關聯性研究。中臺科技大學醫務管理學系論文。
18. 陳殷哲、呂美怡:高科技產業人力資源專業人員情緒勞務與 員工協助方案之研究。科技與人力教育季刊 107年3月號 第四卷第三期,1-28
19. 張廖麗珠、張家銘:已婚職業婦女角色衝突與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休閒暨觀光產業研究 第二卷 第一期 68-79 民國九十六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