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6
一名32歲單胞胎經產婦,本胎次未做染色體檢查,產檢時發現胎兒疑似有薦尾椎畸胎瘤(sacrococcygeal teratoma),因此於妊娠19週轉診接受胎兒超音波結構篩檢(圖18.1A-C)。
---------------------------
圖18-1 A -B
(圖A)在薦尾椎下側有一異質性(heterogeneous)構造(虛線)
圖18-1C胎兒19週脊椎矢狀切面超音波影像:
圖18-1C 脊髓圓錐(conus medullaris)終止於腰椎第三節(箭號)
---------------------------
胎兒超音波影像發現在薦尾椎下側有一異質性構造,混合實質及囊性的腫瘤(2.28×2.74×2.21公分),未見明顯血管供應,疑似薦尾椎畸胎瘤(sacrococcygeal teratoma),胎兒大小及羊水量正常,其餘結構無異常發現,進一步安排胎兒磁振造影檢查(圖18-2)。
磁振造影影像發現胎兒有一薦尾部腫瘤,主要位於體外,只有一小部分位於骨盆腔內。腫瘤同時有實質和囊性成份,而胎兒的膀胱、直腸和脊椎都沒有受到腫瘤的侵犯,與超音波影像發現相符。
---------------------------
圖18-2
妊娠19週胎兒磁振造影T2加權影像矢狀切面:
圖18-2胎兒薦尾部腫瘤,主要位於體外,同時有實質(細箭號)和囊性成份(箭頭)。可見胎兒的膀胱(左圖星號)、直腸(右圖星號)、脊椎(箭號)沒有受到腫瘤的侵犯
---------------------------
之後於妊娠23週安排胎兒超音波追蹤(圖18-3),一樣可見薦尾椎處腫瘤,尺寸較先前為大(4.62×6.39),胎兒大小及羊水量正常,無胎兒水腫(hydrops fetalis)。
孕婦妊娠30週產檢時發現羊水過多,於33週剖腹生產。胎兒出生體重為3100公克,於出生當天安排手術切除病灶,病灶約重1000公克,病理切片報告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mature cystic teratoma)。後續安排磁振造影檢查,發現仍有部分畸胎瘤殘留,因此於寶寶22天大時進行第二次手術。最後一次追蹤為寶寶一歲四個月大,無異常發現。
---------------------------
圖18-3
胎兒23週脊椎矢狀切面超音波影像:
圖18-3薦尾椎下側有一混合實質及囊性的腫瘤(4.62×6.39公分)(虛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