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小兒部 林永傑醫師
如前數期所說,日本和美國不同,日本是會盡力救治Trisomy 18與Trisomy 13的國家,若家屬願意照顧,日本新生兒科會傾盡全力照顧寶寶。筆者查了日本教科書1,Trisomy 18在1歲時存活率約8.4%、Trisomy 13在出生後6個月存活率約5%,這數據和我幾年前聽到的實際數據是接近的。但從2017年的文章2 指出,若透過NIPT檢查出是true positive,僅有約2%的孕婦願意把寶寶生下來,這與我真正所見的「不放棄」在醫療體系與民眾間似乎有些落差?
我和兒科同事討論了一下,他對我的問題也很感興趣,也一起查了一下資料。因為不論是哪種疾病,兩者疾病長期存活的個案都有被特別報導過,基本上他們都不願意一出生就放棄治療,反倒很努力照顧這樣的寶寶,因此我們推測,答案應是日本孕婦較排斥做羊水檢查。
1997到2006年之間,日本做羊水穿刺的孕婦每年約1萬人左右,2007年後逐漸升高,2012年升到約2萬,NIPT的檢查人數則每年約6萬。若以日本一年約百萬的新生兒出生,僅有約2%的孕婦做羊水檢查與6%的孕婦做NIPT,而日本做NIPT的價格約日圓10萬至20萬之間,對民眾也是不小的開銷,且僅限在某些醫院可以做。這些數據合併Trisomy 18的發生率,我推估一年約有100位Trisomy 18的新生兒出生,但在目前的大型NICU中,仍會看到很多Trisomy 18的孩子,我想應是日本的新生兒科醫師的醫術十分厲害,因此Trisomy 18的孩子得以延長出生後的存活時間。
日本的產前超音波技術雖好,但這類型的先天性異常問題,最後還是需要透過羊水檢查來進行診斷,然而日本在1997年立規定超過妊娠22週以後「不得引產」。但是,此類型的胎兒若產前被診斷出有異常,多半已經超過22週。筆者猜測,這可能是這些孩子「卡」在病房中的原因。
不少的歐美專家認為,這類型的孩子不能讓他們一直「卡」在病房中,一方面是不希望讓寶寶受苦,一方面也是醫療耗材費太高;根據我在日本的臨床觀察,日本的醫護人員卻對這類型寶寶的照顧態度反而「視如己出」。儘管Trisomy 18孩子出生後在溫暖的病房中受到良好照顧(也許生理上會痛,但是得到愛的照顧),與診斷後引產相比,小生命在冰冷的產房逝去或身體支離破碎,我真有「問世間情為何物?」的無限感慨……
1 Textbook of Neonatology 日本新生兒成育醫學會 2018
2 O. Samura et al.J. Obstet. Gynaecol. Res. Vol. 43, No. 8: 1245–1255, August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