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陳持平教授
1984年六月底,在我R3結束前準備接R4總醫師職位的前夕,藍大夫主持他在馬偕婦產科科主任任內的最後一次晨會。藍大夫從1974年接任馬偕醫院婦產科主任的職位到1984年卸任,一共有10年之久。在這黃金10年,藍大夫兢兢業業,領導有方,使馬偕婦產科業務蒸蒸日上,名聞遐邇。他對馬偕婦產科發展的貢獻,實在是功不可沒。
記得那天晨會結束前,藍大夫突然很感性的走到講台前,用白版筆在白版上寫下了兩個字「鴻」和「雪」。一開始,我們著實嚇了一跳,有點丈二金剛摸不到頭腦,為什麼他要寫上這兩個「鴻」和「雪」字呢?這二個字和醫學一點關係都沒有!原來他是在感嘆人生啊!他是在說「飛鴻踏雪」啊!真是太有意思的機會教育了!蘇東坡曾經說過:「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藍大夫對我輩年輕人說:「人生就像似飛鴻踏雪,當你要離開的時候,你就要瀟灑的離開,就像飛鴻拍拍翅膀,拍落身上的雪花,一飛沖天,不必再眷戀什麼東西。」。那個時候我想了又想,在他離開這個婦產科主任職位前夕,他有感而發,告訴我們這個寶貴的人生哲學,原來藍大夫還是一位哲學家呢。南懷瑾曾經説過:「上臺容易,下臺難。有白天就有黑夜,有黑夜就有白天,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失敗比成功還難,善於失敗的人才能夠成功。」。
這一幕,我終身記在腦子裡,我在60歲時,受到人生挫折,突發奇想,開始藝術創作,而後成為業餘藝術家。我在作畫寫字時,也會回想到這一幕,回想藍大夫所說的話,於是我在這些年間陸續畫了也寫了一些「飛鴻踏雪」的作品。我在與藍大夫相處的過程中,慢慢地發現藍大夫本人真的在個人現實生活中實踐這個哲理。當他在1984年榮升醫務部主任之後,他完全讓新的婦產科主任李義男醫師去策劃婦產科發展的新目標,他則專心做好他自己醫務部部主任的事工,只有當婦產科有重大事情發生的時候,他才會直接參與,協助新的主任去解決問題。後來他於1989年榮升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1992年榮升院長至1996年3月離開他服務30年的馬偕紀念醫院到羅東聖母醫院去當顧問。每當他完成一個階段的職位後,他都會很瀟灑的離去,絕不眷戀舊的職位。記得他在1996年院長卸任時,科內辦了一個歡送他的餐會。當時的婦產科主任王國恭醫師在大家的面前很誠懇的向藍大夫請求,希望他能繼續留在馬偕婦產科來領導大家,但是他說他還是選擇離開馬偕醫院,真是瀟灑啊!就在這一刻,我忽然又想起1984年他在晨會時所說「飛鴻踏雪」的情景。當下我不禁讚嘆;「藍大夫真是一個言出必行,身體力行的醫學哲學家。」。
隨文附上我這些年寫下的「飛鴻踏雪」的散文,書法和圖畫作品。
我畫我說蘇軾蘇轍和他們的「懷澠池」「澠池懷舊」
陳持平
宋朝大文學家蘇轍(字子由)寫了一首詩「懷澠池寄子瞻兄」給其兄長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其原文如下:
相攜話別鄭原上,
共道長途怕雪泥。
歸騎還尋大梁陌,
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爲縣吏民知否?
舊宿僧房壁共題。
遙想獨遊佳味少,
無方騅馬但鳴嘶。
蘇軾收到了後,就按照該詩的韻及「泥,西,題,嘶」四字,創作了另一首千古名詩「飛鴻雪泥」附和回應:「和子由澠池懷舊」。其原文如下: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
路長人困蹇驢嘶。
蘇轍在詩中說道:
我們兄弟倆騎著馬相攜同行,在鄭州的高原上話別,我們一同擔心長途有雪泥會有行路艱難。當我騎馬回到大梁(汴京開封)在田間道路巡行時,我還想到我遠行的家兄此時應該已經渡過崤山西邊的古道了。我曾經做過澠池的主簿,不知百姓知不知道這回事?我們曾經歇宿在該地的僧房,我倆還共同在牆壁上題詩。我遙想兄臺一個人獨行,旅途一定很無趣,想著想著,我騎的雜色馬無厘頭的亂跑又嘶嘶的叫著。
蘇軾在附和的回應詩寫道:
人生在世,像似什麼呢?我看像似天上的飛鴻落腳在雪泥一樣。它在雪泥上偶然留下一些爪印,但是當鴻鳥飛走了,這些爪痕就不成東西消失得無影無縱。我們當初見到的老和尚已經死了,他留下的骨灰變成了新塔,我們當初題字的牆壁已經損壞,我們也沒有機會再看到我們當年題過的詩句。我們往日去澠池的崎嶇路你還記得嗎?路又漫長,人又疲困,驢子也跛行嘶嘶叫。
澠池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是人類遠祖起源地,也是仰韶文化發現地。戰國時代有名的秦趙二國君主的「澠池之會」就在此發生。也是(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歌頌二人智慧的重要地點。秦趙兩國互相爭鬥,其中趙國大臣藺相如的表現非凡,對外為趙國爭取最大外交利益,對內又團結武將廉頗,文武和睦,使趙國因此國勢強盛。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與趙惠文王在秦國的澠池相會。兩強希望休戰,好使趙國能夠全力攻打齊國,而秦國全力對付楚國。趙王帶著完璧歸趙有功的藺相如去和秦王相會,同時令廉頗在牟中帶5萬精兵駐紮接應。會中秦王要趙王鼓瑟一曲,羞辱趙王。藺相如護主有功,也要求秦王為趙王奏盆缻一曲,秦王竟也答應,平分秋色,給了趙王十足面子。而後趙王重賞藺相如,這令廉頗憤憤不平,因為他也同時出力帶兵護主。廉頗看不起藺相如,說他只是一個伶牙利齒的卑賤小人。藺相如得知後就竭力避免和廉頗見面,他的手下都想離他遠去。藺相如解釋說他並不畏懼廉頗,只是若與廉頗鬧翻,文武不和,則秦國就會趁虛而入,他是為了顧及趙國國家安危才故意迴避廉頗。廉頗得知後心生愧疚 ,便前往藺相如府上負荊請罪,從此二人就成為刎頸之交。這造就了戰國時代有名的「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二段佳話。
蘇軾(1037-1101)是宋朝的大文學家。.他是文學藝術通才,善於韻文,散文、詩、詞、賦,書法和繪畫,他和父親蘇洵(1009-1066),及小他二歲的弟弟蘇轍(1039-1112)合稱「三蘇」,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這八大家除三蘇外還有唐:韓愈(768-824),柳宗元(773-819);宋:歐陽修(1007-1072),王安石(1021-1086)和曾鞏(1019-1083)。
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20歲的蘇軾與18歲的弟弟蘇轍由父親蘇洵帶往汴京會考,兄弟二人同時中了進士。蘇軾中進士第二名。當時蘇軾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的論文得到考官梅堯臣的重視而將該文推薦給主試官歐陽修,歐陽修非常讚賞,本來要選為為第一,但又擔心該文是門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就列為第二。沒有想到,試卷一拆封,竟然發現是蘇軾的作品。到了禮部複試時,蘇軾才以(春秋對義)取為第一。
嘉祐六年(1061年)冬天,蘇轍送蘇軾至鄭州後便分手回到汴京。他作詩寄給蘇軾,而後蘇軾和詩回應。蘇轍曾被任命爲澠池縣主簿,他與蘇軾當年跟隨父親蘇洵赴京應試時經過澠池,而且也同住過縣中僧舍,並且同於壁上題詩。這回送行蘇軾赴陝西鳳翔做官,又經過了他們曾經去過的澠池,因此蘇轍作(懷澠池寄子瞻兄)。蘇軾的回信和詩(和子由澠池懷舊)四個腳韻與弟弟蘇轍的詩全部相同,但是其文筆更是神采飛揚,文中的飛鴻雪泥真是瀟灑人生!
在王安石變法期間,蘇軾得罪了王安石為首的新黨同僚,又同時得罪了司馬光為首的舊黨同僚。蘇軾在新舊黨爭中兩邊不討好,所以仕途失意,一直被貶官,雲遊四海。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因此豐富了人生的閱歷,了解各地的民風異俗,也結交許多朋友,蘇軾除了是一位大文學家,藝術家,書法家和畫家外,竟然也因為浪跡南北,到處吃喝而成為一位美食專家。
當我們在寒冬看到雪泥上的印記時,我們會想到蘇東坡的這首詩「飛鴻雪泥」,不禁感嘆人生苦短,過眼雲煙!我們應該把握時光,善用人生,立德,立功,立言。我在2014年至2021年之間就畫了一系列的雪泥的圖畫,有各種動物在畫中,陪著我們一起看一看蘇東坡的雪泥,想一想我們的人生。2021年我又在4個80F黑底畫布上用白字草書,龍飛鳳舞,畫上蘇氏兄弟二人懷澠池的詩句,一氣呵成,敬請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