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兒診所 王若婷放射師
此論文於2023年9月發表於《J Med Ultrasound》中:
(圖一)妊娠23週的正常胎兒,從經腦室平面朝尾端移動直見威力氏環,然後在前額部旋轉直見眼眶及大腦腳在同一平面,視神經交叉即為高回音結構X的中間部位。(台兒診所提供) |
在妊娠中期的高層次評估中,在腦部的常規篩檢平面中,透明中膈腔(cavum septi pellucidi,CSP)為一重要之篩檢標的。如果沒有看到,需進一步鑑別是否為透明中隔膜缺失併側腦室前角融合;然後再進一步辨別其他中線結構是否有融合或異常之跡象,以與全前腦症(holoprocencephaly),單純性透明中隔膜缺失(isolated absent septum pellucidum)以及透明中膈膜併視神經發育不全(septo-optic dysplasia)做鑑別。
為了鑑別單純性透明中隔膜缺失(isolated absent septum pellucidum,ASP)及透明中膈膜併視神經發育不全(septo-optic dysplasia,SOD),視神經路徑的評估是重要的。因此在這篇文獻中,主要統整介紹了視神經交叉的胚胎發育、結構及位置,並回顧文獻,統整出產前3種在臨床上,可因應不同的狀況,以二維探頭測量胎兒視神經交叉的方法,並討論各方法的實用性(accesibility)及再現性(interobserver and intraobserver reproducibility)。其中最適於臨床現場使用並有良好再現性的方法為(I. Alonso,2019)提出,方法簡述如下:首先,經由經腦室平面(Transventricular plane,BPD)朝尾端移動,可使用彩色都卜勒識別威力氏環(Circle of Willis),接下來在胎兒的前額部旋轉探頭約20~40度(此角度可能隨週數變化)直到看見至少一個眼眶,且在此平面應同時看見眼眶及大腦腳(cerebral peduncles)。假使旋轉不正確,只能看到部分視神經交叉,可能為前端視神經或是後段的視徑。然後辨別出視神經交叉即為X形狀的高回音結構,使用彩色都卜勒可見雙側從內頸動脈延伸之中大腦動脈在視神經交叉的兩側。最後,視神經交叉的測量,在X的中間部位測量,測量尺規放在線上到線上。在後續的研究(Li-Hong Wu,2021)中,便應用此方法進一步測量視神經交叉、視神經及視徑,其結果中表明,視神經交叉測量數據具有出色的再現性,包含觀察者內可重複性和觀察者間可重複性(interobserver and intraobserver reproducibility)。
產前評估視神經的價值展現在E. di Pasquo於2022年的統合分析中,此研究評估了 70 多名產前診斷為單純性透明中隔缺失(ASP)的預後,分析中發現在這些個案中出現透明中膈膜併視神經發育不全(SOD)的整體風險為19%,而在在產前有執行對大腦和視神經路徑進行詳細評估的個案中,出現透明中膈膜併視神經發育不全(SOD)的風險降為一半,且大部分是出現跟內分泌相關的異常。
總結來說,產前超音波對於評估胎兒視神經交叉及相關視神經路徑的發育情況,對於透明中隔膜缺失併側腦室前角融合的個案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Alonso等人提出的簡便操作且高再現性的檢查方法,有助於清晰辨識視神經交叉的X型結構。後續研究進一步驗證了此方法測量視神經交叉大小的可靠性。E. di Pasquo等人的統合分析更凸顯,對於預期為單純透明中隔缺失的個案,產前詳細評估視神經路徑的發育情形,可有效降低出現透明中膈膜併視神經發育不全(SOD)的風險,提供更進一步的產前諮詢。因此,將視神經交叉評估納入發現腦部異常需要執行進一步腦部更精細的檢查(neurosonography)項目之一,對於鑑別透明中隔膜缺失併側腦室前角融合的相關異常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