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 10
會後合影(由左至右為 台兒張東曜院長、作者池宛玲醫師、川瀧元良醫師、台兒楊子逸醫師) |
2017/10/13-17,來自各國各領域的大師齊聚台北國際會議中心,針對超音波醫學展開為期五天的研討會,很高興有機會參加胎兒心臟超音波研討會及工作坊,與大家分享這幾天的見聞。
Pre-conference由UCLA的兩位胎兒心臟診斷先驅Dr. Greggory DeVore及Dr. Mark Sklansky擔綱,從最基礎的胎兒心臟評估談起,結構檢查方面,詳細分析不同切面的用處及限制,並毫不藏私當場示範胎兒心臟超音波的操作秘訣; 功能評估方面,細數從m-mode、 pulsed doppler到speckle tracking的演進,發表speckle tracking應用於胎兒疾病的研究,展望未來,隨著軟硬體設備不斷進步,speckle tracking可望成為胎兒心臟功能評估的一大利器。
緊接著兩天的研討會,由國內外學者接力,內容涵蓋胎兒心臟超音波的歷史、各類先天性心臟病診斷要訣、如何評估胎兒心律不整、3D/4D超音波在胎兒心臟領域的應用…等,其中馬偕陳銘仁教授分享台兒診斷、馬偕治療的案例經驗,各國對於現階段診斷困難度仍高的全肺靜脈回流異常也有初步的經驗交流。但誠如台大施景中教授所言:『會診斷沒什麼了不起,提供正確的預後資訊更加重要。』; 因此,議程對於與先天性心臟病相關的其他疾病或染色體、基因異常也有著墨; 另一方面,高雄長庚謝凱生教授講述胎兒診斷已悄悄改變臨床常見先天性心臟病的類型,探討著相關倫理議題的同時,再次顯現出『產前諮詢』的重要性。日本學者由學術層次再做延伸,分享近年來官方在胎兒診斷制度整合上的努力。Chika Kanno醫師報告琦玉縣政府推動胎兒遠距診斷,增進對第一線婦產科醫師的支援,並宣導產前診斷重症應『母體轉送』的觀念,大大提高新生兒重症醫療的品質; Satoshi Yasukochi醫師報告去年日本胎兒心臟學會剛成立的『全國胎兒心臟超音波登錄系統』,推廣第一線篩檢人員的教育訓練,強化胎兒診斷的上下連結,縮小城鄉差距,致力提升全國胎兒疾病診斷率,提前規劃產後治療方針以改善疾病預後; 日本在胎兒診斷的學術發展及體制規劃等等,都值得我們借鏡。
最後兩天,台兒邀請神奈川胎兒超音波研究會協辦STIC seminar,川瀧元良醫師傾囊相授,帶著學員用電腦實際操作他收集多年的藏寶箱-先天性心臟病病例STIC檔案,讓異常的超音波影像重現在你的螢幕上,彷彿探頭就在你手中!輔以台大王主科教授及神奈川兒童醫院的上田秀明醫師針對新生兒心導管治療的經驗,讓學員對於診斷到治療的輪廓有連貫的概念。
經歷五天的學術洗禮,除了知識腳步與國際接軌,更窺見胎兒心臟學未來努力的方向:持續教育訓練、提升診斷率、強化產前諮詢及優化轉診流程,在這少子化的年代,希望能幫助更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