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兒診所 / 雷嘉怡 放射師
2017/12
根據ISUOG於2011年提出的妊娠中期常規超音波胎兒結構篩檢指引,基本的胎兒泌尿系統超音波檢查應包含雙側腎臟(在橫切面(axial view)下應明確看到腎盂位置)及膀胱,且若看到異常擴大的膀胱或腎盂,必須量測其大小。然而詳盡的中期腎臟超音波檢查項目除了腎臟和膀胱,羊水量、腎上腺、輸尿管、及外生殖器都是必須觀察的重點。
先從羊水量說起,胎兒腎臟約自妊娠10至11週開始製造尿液,16週後羊水的主要來源是胎兒尿液。影響羊水量多寡的原因有很多,雙側腎臟功能是否正常也是其一,若雙側腎臟發育嚴重異常,常可觀察到羊水量在進入第二孕期後開始明顯減少,甚至完全沒有羊水。
妊娠中期正常腎臟在不同檢查切面下的型態如下圖一至圖五所示,臨床上應在矢狀切面(sagittal view)、冠狀切面(coronal view)及橫切面下觀察腎臟,檢查重點如下:
(一)腎臟的位置
腎臟的位置應已從胚胎初期的骨盆腔位置上升至後腰部脊椎兩側,且其上有腎上腺覆蓋。
(二)腎臟的大小型態及回音性(echogenicity)
腎臟的外型呈不平滑的小葉狀(lobular contour),整體形狀在超音波下為橢圓形(oval shape)。雙側腎臟的大小型態應接近對稱,必要時可在矢狀切面下測量腎臟長軸徑以確認腎臟大小符合妊娠週數。妊娠中期的腎臟皮質在超音波下為中等回音,腎盂周圍可見低回音性且大小均一的腎臟髓質錐體圍繞。值得注意的是勿將正常的腎臟髓質錐體誤認為多囊性腎(polycystic kidney)的囊腫,後者的囊腫多半大小不一且排列不規則。
(三)腎盂的大小及數量
若腎盂明顯可見或懷疑有異常擴大時,可在橫切面下測量腎盂前後徑(anterior-posterior renal pelvis diameter, APRPD),妊娠27週以前APRPD應小於4mm (一說5mm),28週以上應小於7mm。造成腎盂擴大的原因可以是生理性的暫時現象,之後隨著胎兒成長可獲得改善,但也可以是泌尿系統阻塞或逆流造成的結果,必要時應追蹤觀察其變化。雙套腎(duplex kidney)者則可在矢狀切面下看到兩個明顯分開的腎盂,此時尤應注意有無合併腎盂擴大的情形。
(四)腎臟動脈的有無
除了以B mode直接觀察腎臟型態外,建議用color Doppler再確認雙側腎臟動脈,以排除腎臟發育不全或異位腎(ectopic kidney)的情形,不過要小心勿將腰動脈 (lumbar arteries) 或腎上腺動脈 (adrenal arteries)誤認為腎臟動脈。操作手法上建議可先在冠狀切面下確認雙側腎盂的位置,再打上color Doppler確認通過腎盂的腎臟動脈。
(五)輸尿管有無擴張
未異常擴張的輸尿管在超音波下並不可見。
(六)腎上腺的型態
橫切面下正常的腎上腺形似三角形或Y型形狀的“ice cream sandwich” - 低回音的皮質包圍著高回音的髓質;注意有無血腫或異常腫塊。矢狀切面下若看到緊貼脊椎的腎上腺型態(lying-down adrenal sign),需評估是否為異位腎或單側腎臟不發育(solitary kidney)。
(七)膀胱的大小及型態
產前超音波確認膀胱位置的方法是用color Doppler觀察膀胱兩側的臍帶動脈,確認無膀胱外翻(bladder exstrophy)。正常應可見膀胱漲大排空的變化,並在膀胱漲大時觀察膀胱形狀(男嬰發生後尿道瓣膜(posterior urethral valves)可見keyhole sign)、有無ureterocele及膀胱壁是否異常增厚。
(八)外生殖器的型態
檢查目的旨在觀察有無尿道下裂(hypospadias)情形,男嬰若合併嚴重尿道下裂,常見ambiguous genitalia。
(圖一)左側腎臟的矢狀切面
(圖二)右腎臟的矢狀切面
(圖三)腎臟的橫切面
(圖四) 腎臟的冠狀切面
(圖五)腎臟冠狀切面with color doppler
參考文獻
- Diagnostic Imaging: Obstetrics
-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performance of the routine mid-trimester fetal ultrasound s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