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孫碧遠
#北區胎兒影像學第二十六次季會 &
#台兒胎兒心臟病工作小組第九次季會 &
#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 第二次胎兒超音波培訓課程
大家有把上面的題目(共51字)唸完嗎?XD
一個秋高氣爽的週六,除了適合郊遊,
還可以選擇來台兒參加病例討論會&超音波培訓課程,交流一下知識~
上午8:30,首先開場的是『北區胎兒影像學第二十六次季會』。
由台北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與台兒診所共同創立的『胎兒影像學工作小組(TFIG)』,已經邁入第四年了。雙方轉介個案、分別在磁振造影及超音波的領域上,致力於胎兒影像學診斷的研究。並且在每季的例會上,將近期最經典、精彩的個案提出來,讓雙方所有人馬參與討論。
圖一:台兒陳彥妮醫師報告產前超音波發現
圖二:北榮余思賢醫師報告產前MRI發現
這次的與會者,有北榮放射線部的郭萬祐醫師、李函叡醫師、以及余思賢醫師。台兒方面則是全體醫師、放射師出動參與,並由周昱青醫師與夏敬淇放射師主持。依照慣例,首先由台兒的醫師、放射師說明個案病史及超音波的影像發現,接下來再由北榮的李醫師及余醫師解說磁振造影的影像發現。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所討論的除了現在進行式的個案,也將一些之前有討論過、且較特別case的產後狀況提出來,供大家與產前的影像發現、診斷相互對照,並藉此討論如何能夠在影像診斷的技術上、以及對家屬的諮詢上取得更多進步的空間。
上午9:30,緊接著舉行的是『台兒胎兒心臟病工作小組第九次季會』。
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一,也是在台兒時常會遇到的一種胎兒異常。由於先天性心臟病的種類、分型十分複雜,除了產前診斷需要下功夫之外,產後的治療、甚至在整個周產期對媽媽和孩子的關懷照顧,也是需要各專科團隊成員同心協力的事。因此台兒與台北馬偕小兒心臟科共同合作、成立『胎兒心臟病工作小組』,讓先天性心臟病的個案從產前診斷到產後治療可以無縫接軌。
圖三:台兒林芷涵放射師報告產前胎兒心臟超音波發現
圖四:馬偕呂馨詠醫師報告產後新生兒情形
本次『胎兒心臟病工作小組季會』中分別討論了『雙主動脈弓合併左側動脈弓發育不良』以及『心室中隔缺損(VSD)』的case。首先由台兒的林芷涵、温姿敏放射師分享產前的影像發現及追蹤過程,接下來由馬偕小兒心臟科呂馨詠醫師,分享個案產後的治療及追蹤狀況。
特別的是,相對於前面較複雜類型的心臟病,其實大家對單純VSD的個案反而感觸良多,台兒小兒心臟科池宛玲醫師說:『比起大型VSD通常會合併較複雜的心臟病,小型且單純的VSD,相對來說,其實診斷上反而十分困難。但是,即使是一個小的VSD,對家屬來說還是一個很大的衝擊,所以我們還是要想辦法精進我們的診斷技術。』而馬偕小兒心臟外科張重義醫師也藉此分享一些在門診和臨床上的診斷技巧,以及與家屬解釋病況時的癥結點,讓大家受益良多。
在短短十分鐘休息換場後,上午10:30,由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舉辦的『第二次超音波培訓課程』隆重開課。由於上一期舉辦的超音波培訓初階班獲得好評、眾多學員敲碗續集,因此台兒選在今天舉行第二次的課程,讓學員們可以參與前面兩個季例會,了解胎兒醫學診斷及運用的現在進行式。
這次的超音波培訓課程,將重點放在胎兒超音波最複雜、且與存活率關係最深的心臟及腦部兩個部分。先由池宛玲醫師及温姿敏放射師負責解說胎兒心臟的課程,再由林丹薇醫師及張婉婷放射師講解胎兒腦部的課程。
心臟課程一開始,池醫師便以字母、造句、作文的關係,比喻今天胎兒心臟專題的學習層次,讓大家從看胎兒心臟時最基本的角度、血管、血流方向等了解診斷的訣竅及方向,期讓學員能『第一次看先性心臟病就上手』,並提高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率。講解完先天性心臟病診斷的大方向及概要後,接著由温姿敏放射師以台兒實際個案的超音波影像,講解常見的天性心臟病類型,讓各位學員可以趁機即席重溫池醫師上一堂的診斷概論,深化知識的吸收。
圖五:台兒小兒心臟池宛玲醫師與大家分享如何第一次看胎兒心臟病就上手
圖六:台兒林丹薇醫師報告常見胎兒顱部異常
胎兒腦部專題的部分,首先由林丹薇醫師由形狀的角度切入談常見胎兒顱部異常。林醫師根據個人的臨床診斷經驗,將顱部異常分為『水果(形狀)型』、『顱縫早閉型』、『骨骼異常型』三種類型,並搭配大量的圖片說明,讓學員容易吸收理解。林醫師也鼓勵學員能夠在累積經驗後,能內化出一套自己辨別及分類胎兒異常的方式。接著,由張婉婷放射師談胎兒顱部的測量方式。張婉婷放射師將大量的論文與超音波實務結合,簡明扼要地將胎兒顱部測量的重點一一呈現,並且提到:『在測量胎兒顱部時,同時也要注意孕婦個人病史、胎兒預產期校正、以及顱部與其他部位測量值的比例是否正常,從整體性的角度為個案進行篩檢。』
這次台兒在一個上午緊鑼密鼓地辦了兩場病例討論會加一場培訓課程,感謝各位成員不辭辛勞的參與,希望大家都收穫滿滿!
下次會議時間預計在2020年2月8日,歡迎大家追蹤台兒粉絲專頁(臉書搜尋:「台兒診所」),我們都會公告活動消息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