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4
張東曜醫師
今年台兒胎兒醫學工作坊有兩個主軸,其一是『超越』,其二是『整合』。
胎兒醫學做為周產期醫學的第一線,首要任務是孕母和胎兒的風險管理。台兒以胎兒超音波見長,搭配合作實驗室良好的品質管理,並堅持採用符合世界潮流最佳的篩檢流程,讓台兒同仁得以精準管理孕母和胎兒的風險,深受同業和孕媽的肯定。主題之一是『超越』。今年要挑戰長久以來胎兒心臟超音波的盲區。這些年來,胎兒心臟超音波的進步,可以用飛躍來形容。記得也不過3年前,我和施景中醫師才在超音波醫學2016年7月的第三次學術研究會,一位講全肺靜脈回流異常,一位講主動脈弓狹窄,試著去解這兩個長久以來胎兒心臟超音波篩檢流程中阿其里斯腱。但這三年來,對我來說,這兩個題目好像也不再那麼有挑戰性了。因此,今年我們試著要跳出胎兒心臟結構的篩檢,直接單挑胎兒心臟功能的評估。
主題之二是『整合』。胎兒醫學迷人之處,其一在跨科別和跨領域的合作。有了『精準』的產前診斷,我們就能更有信心地和產後各相關科別進行跨科別的合作,直接把治療計劃拉到產前來做,讓產前和產後無縫接軌,也讓諸多和台兒合作的產科醫師,更能安心地把心力放在孕媽的身上。也因為跨科別的合作,孕媽和胎兒都能得到最專業的照顧。因此,我們要報告台兒和各科專家合作的胎兒影像學團隊、胎兒心臟病團隊、胎兒唇顎裂團隊、和新生兒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團隊的工作成果。
『整合』的另一個重點,在第一孕期各項篩檢的整合。由於胎兒超音波篩檢在知識上和技術上不斷地進步,使我們更有能力在第一孕期時即發現各種胎兒結構、胎盤、或子宮頸的異常,比如妊娠14週時,甚至可能提前到10週之前。整整比多數同業和孕媽所熟知的22週胎兒超音波結構篩檢提早了兩個月,甚至更多。因此,有效率地整合第一孕期的各種篩檢,並選用最好的數學模型,才能讓孕媽得到最有效率的照顧。台兒會藉這個機會分享我們的經驗,並提出我們的見解。
另外,我要特別介紹2019年初召集幾位同道成立的『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我希望從教育訓練著手,把胎兒醫學的制度進一步地落實,讓胎兒醫學成為廣被承認的婦產科次專科,也希望還有餘力可以整理和發表本土和胎兒醫學相關的數據,讓孕程風險的管理更為確實。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三總婦產部部長張正昌醫師和產科主任林啟康醫師,共同促成了這一次的合作,也一起邀請到了三位國際知名的小兒心臟科醫師(美國的Mark Sklansky醫師、日本的川瀧元良醫師、日本的金基成醫師)來台講學,為此次的活動增添光彩。
今年(2019)11月23-24日,請來三總和我們一起『超越』、一起『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