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小兒部醫師 林永傑
之前在台灣所學的傳統急救課程中「倫理」章節,常常會不注意而忽略,來到日本臨床進修後,卻感受到日本「生而必救」的照顧精神,當時便好奇,日本孩子出院後,社會上的支持系統為何?日本的臨床醫師如何盡全力地讓這些特別的孩子,在社會上無後顧之憂?我想,這是值得台灣深思的另一部分。
日本的產前照顧與超音波檢查十分精良,無論是結構性或是遺傳性的疾病,都能在產前提前被發現。近年來因為網路資料比以前更發達,許多家屬對於一些治療困難度高的胎兒疾病,會默默地選擇放棄,但若家屬仍決定要生產,也會協助轉到醫學中心,由醫療團隊同心協力照顧。
如前幾期的描述,日本當懷有特殊寶寶的母親生產時,會由多數的產科及兒科醫護人員一起參與接生。孩子出生後,一定先給媽媽看過,且時間都很長,讓母子之間建立第一個連結(bonding),最後嬰兒才會離開產房。如果在加護病房,通常醫療團隊會優先進行處理,再找父親來看。另外,也有不少的醫院,不開放給父母以外的人來會面;也就是說,父母親需要單獨決定所有的事情。
我個人認為這一點和台灣是不一樣的。在台灣,我曾經歷過被放棄的個案,常常是寶寶父母以外的人所決定,有一些講法如: 「養不起」、「拖磨一生」、「再生一個」、或是「我不會幫忙你帶」這種情緒性的壓迫。在這裡,我常看到醫療團隊儘量讓父母親參與照顧的過程,每一個重要的照顧環節都會有醫護人員好好地向家屬解釋,即使沒有一定會客的時間,但必會為家屬定期舉辦「特別解釋」的家庭會議。
圖是作者在2018年日本兒科醫學時,發現會場有很多罕病、先天性疾病或是遺傳病的的家屬支持團體(圖中為Alegille病的支持團體)。另外,也常有日文書籍放在會客等待室中,此本即是支持Trisomy 18孩童的書籍。
另一個是出院後器材的租借,通常會有好幾間廠商可以選擇,且設備上都相當齊全,操作介面也十分「日文化」,不論是電池或是不斷電系統,都是必要的考量。這一點來自於日本的頻繁天災,從市面上大小不一的行動電源種類,就可以看出日本無微不至的思維。
如果家屬住的很遠,醫院通常會找到寶寶住家附近的醫院與主治醫師,再寫一份詳細的出院病摘和「介紹信」以及預先的聯絡資訊。讓當父母親在為孩子辦理出院後,能夠無縫接軌地找到可以協助的人。在日本,家屬連盟與互助團體也很多,不僅提供的資源力量龐大,在醫學會時,這些互助團體也會來擺攤,讓醫師可以更認識互助團體,未來在提供資源時可以更加多元。
另一個是「喘息服務中心」,這是我認為最貼心的一個設施,此中心是減輕家庭壓力的重要機構。父母親可在一週一日,或是二週二日,將特殊的孩子送去喘息服務中心接受照顧。中心通常附屬在醫學中心旁,醫師可以值班支援,有些移動不方便的寶寶,也會由醫師組團前往家中進行醫療,這一類的服務在日本也愈來愈多。
最後是「國家級的長照中心」,這些特殊孩子的父母親,當比這些孩子早離世,或是真的無法照顧時,每一縣的公立大型長照中心,將會收容照顧困難的孩子,來做最後的接棒。對於日本來說,「日本人生的,由日本人來養」,所以就如前幾專欄寫的——日本是最先進的社會主義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