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一)Dr. Ritsuko Pooh |
記得從fellow時期,第一次跟著老師去參加新加坡的 ISUOG,第一次聽到Dr. Pooh的演講,就被她的演講內容震撼,也對這位日本醫師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之後只要她有來台灣演講,絕對排除萬難參加。在她的演講中,她總能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大家理解,而演講中的超音波影像,更是每一張都令人驚豔,大學胚胎時期的腦部構造,居然能用超音波組出來!胎兒的腦部超音波居然也能照到各種角度,媲美MRI。於是內心默默的許了個願望,希望能有機會跟著她學習。就在2024的一次台灣研討會,我鼓起勇氣跟她提出了這個請求,也很幸運的獲得了見習的機會。
第一天戰戰兢兢到了診所報到,才發現裡面只有一位超音波技術員跟一位護理師,其他都是一般員工。腦中曾經幻想應該有很多技術員在照超音波,老師只要看看電腦就好。通常早上會是第一孕期超音波,最多會有6間超音波室同時進行,機型全部都是E22。技術員先照,老師再依序一邊確認之前的影像,一邊做超音波,並由另一位員工完成他們CHECK LIST的勾選。陰道超音波的部分會是老師執行。做檢查的過程,那位員工會算出唐氏症風險,老師會先簡單解釋,做完後他們會被帶去另一個房間做詳細說明,若是高風險,當下會決定下一步檢查。若是異常個案,花的時間相對會更多,而且每個異常個案老師都會另外手繪有問題的部分作說明跟資料收集。
![]() |
(圖二)超音波室的配備,他們是站著照超音波,等待的過程會有小點心,電視螢幕也會切換成一般電視節目 |
中午就是幫早上那些個案做CVS或羊膜穿刺,老師做CVS的技巧也是出神入化,每個步驟都非常嚴謹,取出來的絨毛又多又乾淨。因為有自己的實驗室,有個個案早上超音波有異常,中午做CVS,下班前就知道是Trisomy 18了。通常一路這樣忙完,已經是下午1-2點了,老師幾乎沒坐下來休息過。老師的診所貼心的有小廚房,那邊的員工都可以在那邊用餐。這也是上半天唯一可以稍做休息的時間。
下午就開始進入第二、三孕期的超音波,他們從18週就開始做,因為日本可以合法終止妊娠是22週,有異常的話才來得及。陰道超音波是ROUTINE,就算是BREECH,老師也會把她轉下來照。在日本是我第一次用陰道超音波照胎兒腦部,一開始真的滿身汗,因為要能準確找到前囟門,實在太困難,老師會用左手在肚子上調整寶寶頭的角度,讓影像更清楚。老師也有合作的診所,如果有需要進一步排MRI的,就會帶他們過去。診所基本上沒有固定休息時間,六日都有營業,主要是為了服務來自全日本的孕婦。老師曾說,疫情前,她曾經忙到半夜,早上又接著上班,一天只吃一餐。
![]() |
老師親自手繪所有異常個案 |
![]() |
其中一個較嚴重的MMC |
離開前,老師說也許我們會很羨慕她現在的設備,人力跟規模,但她草創時期也只有她跟一位護理師跟一間超音波室,也沒有多功能的超音波床。她說「No complain, and you’ll success」。日本的職人精神在老師身上完全體現,從她對孕婦的體貼(所有會使用在孕婦身上的東西都是溫的,凝膠,小毛巾,消毒液),對影像品質的要求,跟院外醫師的往來,在我去小旅行的兩天時間,她已經投出兩篇論文。專家之所以為專家,一定是付出比我們更多的心力跟時間。期許自己回國後,至少能好好練習腦部超音波,能帶給孕婦更完整的檢查。
![]() |
JSUOG的工作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