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課程表 講師介紹 課程講義
交通資訊 課程照片 學員回饋 我要報名🙋
➔➔➔➔➔➔➔➔➔➔➔➔➔➔➔➔➔➔➔➔➔➔➔➔➔➔➔➔➔➔➔
交通資訊
會場位置:三軍總醫院第一演講廳
〈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二段325號B1〉
🚌 搭乘公車來的朋友:
1. 入內湖院區公車:聯營28、214、240、278、284、521、617、645、646、903、棕1、藍20、藍27。
2. 內湖院區周邊公車:指南6、256、286、613、630、652、棕9、小3、台汽客運基隆-石牌線(請於「國防醫學中心」下車,步行約十分鐘)。
🚇 搭乘捷運的朋友:
捷運板南線「昆陽站」下車,可於4號出口搭乘免費接駁車*。「南港站」下車,於1號或2號出口對向公車站牌,搭乘免費接駁車*。
🚘...
[20191123-24 第十一屆台兒胎兒醫學工作坊 ] 序言
序言 課程表 講師介紹 課程講義
交通資訊 課程照片 學員回饋 我要報名🙋
➔➔➔➔➔➔➔➔➔➔➔➔➔➔➔➔➔➔➔➔➔➔➔➔➔➔➔➔➔➔➔➔➔➔➔➔➔➔➔➔➔
2019/08/04
張東曜醫師
今年台兒胎兒醫學工作坊有兩個主軸,其一是『超越』,其二是『整合』。
胎兒醫學做為周產期醫學的第一線,首要任務是孕母和胎兒的風險管理。台兒以胎兒超音波見長,搭配合作實驗室良好的品質管理,並堅持採用符合世界潮流最佳的篩檢流程,讓台兒同仁得以精準管理孕母和胎兒的風險,深受同業和孕媽的肯定。主題之一是『超越』。今年要挑戰長久以來胎兒心臟超音波的盲區。這些年來,胎兒心臟超音波的進步,可以用飛躍來形容。記得也不過3年前,我和施景中醫師才在超音波醫學2016年7月的第三次學術研究會,一位講全肺靜脈回流異常,一位講主動脈弓狹窄,試著去解這兩個長久以來胎兒心臟超音波篩檢流程中阿其里斯腱。但這三年來,對我來說,這兩個題目好像也不再那麼有挑戰性了。因此,今年我們試著要跳出胎兒心臟結構的篩檢,直接單挑胎兒心臟功能的評估。
主題之二是『整合』。胎兒醫學迷人之處,其一在跨科別和跨領域的合作。有了『精準』的產前診斷,我們就能更有信心地和產後各相關科別進行跨科別的合作,直接把治療計劃拉到產前來做,讓產前和產後無縫接軌,也讓諸多和台兒合作的產科醫師,更能安心地把心力放在孕媽的身上。也因為跨科別的合作,孕媽和胎兒都能得到最專業的照顧。因此,我們要報告台兒和各科專家合作的胎兒影像學團隊、胎兒心臟病團隊、胎兒唇顎裂團隊、和新生兒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團隊的工作成果。
『整合』的另一個重點,在第一孕期各項篩檢的整合。由於胎兒超音波篩檢在知識上和技術上不斷地進步,使我們更有能力在第一孕期時即發現各種胎兒結構、胎盤、或子宮頸的異常,比如妊娠14週時,甚至可能提前到10週之前。整整比多數同業和孕媽所熟知的22週胎兒超音波結構篩檢提早了兩個月,甚至更多。因此,有效率地整合第一孕期的各種篩檢,並選用最好的數學模型,才能讓孕媽得到最有效率的照顧。台兒會藉這個機會分享我們的經驗,並提出我們的見解。
另外,我要特別介紹2019年初召集幾位同道成立的『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我希望從教育訓練著手,把胎兒醫學的制度進一步地落實,讓胎兒醫學成為廣被承認的婦產科次專科,也希望還有餘力可以整理和發表本土和胎兒醫學相關的數據,讓孕程風險的管理更為確實。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三總婦產部部長張正昌醫師和產科主任林啟康醫師,共同促成了這一次的合作,也一起邀請到了三位國際知名的小兒心臟科醫師(美國的Mark...
- Share This:
縱使上天讓我們遭遇不幸,我們也會堅強走下去🤱
文/台灣胎兒醫學網 蔡雅薇記者2019.11.12
一位孕媽咪在做常規胎檢時,發現腹中寶貝有「左側唇顎裂」,他們是怎麼來面對這一切?
我們先來看這位媽咪寫給台兒的信:
『雖然已過了9個月,但每當回憶起產檢剛得知寶寶應有唇顎裂時,刺骨般的錐心,縱使現在是幸福的,但當時難過的感受,仍記憶猶新。
記得第一天得知後,回家就立刻上網找尋相關資訊,找了一夜,幾乎沒睡。我也諮詢了不只一間的婦產科醫院,但當時取得的資訊仍然太少太少了,少到我無法判斷,手足無措,不知未來該如何是好,我不知道該怎麼面對,該如何處理對肚子裡的寶寶才是最好的。
還好我們一家很幸運的,從唇顎裂寶寶的臉書社團得知台兒診所有開立專屬唇顎裂胎兒的門診, 並透過台兒診所醫療團隊的協助,順利諮詢到了唇顎裂手術的權威醫生。
感謝台兒診所讓我知道肚中寶寶唇顎裂的程度,讓我跟先生對未來可能面臨的狀況,提前規劃與準備。台兒診所醫療團隊針對胎兒的超音波檢查是超級專業,且醫療團隊服務親切。
雖然我們家與寶寶遭遇不幸,但能遇上如此佛心又專業醫療團隊的我們,卻又是如此幸運!
進一步了解,原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及一群佛心醫術不斷精進幫助唇顎裂寶寶的醫生及醫療團隊。台灣有著世界排名前段班頂尖的唇顎裂手術醫療團隊,專業與技術,治療效果無庸置疑。
現在,我的寶寶出生了,好開心他選擇了我跟先生,好開心他來當我們的寶貝。
雖然手術治療過程是非常辛苦的,我們也仍在面對。但我們一家會勇敢,我們一家也會團結,我們不會辜負上天送給我們的這份禮物。
我跟先生會好好守護著我們的寶貝,陪著他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只要一家人同心協力。
我們,會越來越好的。』
還記得孕媽咪先是在別間婦產科診所被告知,胎兒似乎有唇顎裂,在曲折的經過後,她抱持著不安的心情來到台兒看「胎兒唇顎裂聯合門診」,緊張地詢問多位醫師這幾天來的疑問。
為什麼會得到?以後會自己好嗎?裂縫很大嗎?出生後就立刻動手術嗎?要動幾次呢?會有其他問題嗎?以後語言學習會有障礙嗎?未來的路上會被別人欺負嗎?......
這些問題在專長胎兒醫學的婦產科醫師楊子逸、台北醫學⼤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陳國鼎醫師、放射師蘇婉婷、放射師李佳恆以及個管師王儒萱的「台兒顱顏畸形工作小組」協助下,向孕媽咪及家屬詳細說明疾病資訊及未來治療程序,並擬定完整的生產與治療計劃。
這封信,匯集了產前被診斷出有唇顎裂寶寶的媽咪們心情。從剛開始的不安,到台兒進行產前診斷及諮詢,再來規劃產後的治療及照顧,最後順利地完成唇顎裂手術。一封信不足以代表媽媽及寶寶們的艱辛路程,但台兒相信,只要在產前有專業的診斷及規劃,唇顎裂寶寶及家屬們會在充足的準備下,更加的積極且正向面對未來。
以下為媽媽信件原文...
- Share This:
海外媽媽來台胎檢 揪出地中海型貧血重症寶寶
特約記者/吳倩慧
來自國外的28歲婦人是地中海型貧血帶因者,因為前一胎懷孕產檢發現胎兒合併多重器官異常,包括心臟病及腳掌缺損,於22週終止妊娠,懷第二胎後,特別安排來台探親並就醫,希望能在台灣進行詳細產檢,確保這次寶寶健康。
母帶因 胎兒遺傳重度地中海型貧血基因
婦人之前產檢正常,來台就醫時懷孕21週多,本次超音波胎檢卻發現胎兒有心臟擴大併心肌肥厚及輕微心包膜積水,台兒診所林丹薇醫師指出,由於孕婦表示自己是地中海型貧血帶因,先生也有貧血,林醫師敏感懷疑胎兒可能有地中海型貧血等血液方面問題,胎兒才會心臟擴大併發水腫,建議進一步遺傳診斷。後續照會遺傳專科醫師,並經羊膜穿刺取樣,報告證實胎兒罹有重度甲型地中海型貧血。經遺傳諮詢後,個案選擇終止妊娠。
懷孕12週內產檢抽血...
- Share This:
中期胎兒結構篩檢 TGA 寶寶獲一線生機
特約記者/孫浩玫
很多媽媽在生產後第一時間都會問醫師:「寶寶是不是健康?」、「手腳是不是健全?」是的,寶寶的健康,絕對是父母親最關切的一件事情,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寶寶的健康已經不是從出生後才能知曉而被關注,而是在母親腹中,藉由胎檢就能提早發現異常,進而從孕程管理中得到詳細的諮詢、並規劃後續治療。
今年8月初,一位從事護理工作的孕媽咪,來到台兒診所做妊娠中期的胎兒結構篩檢。由於遇到颱風而延後檢查時間,因此媽媽篩檢時間已經懷孕25週,檢查過程中,卻因為寶寶的姿勢不良,使得部分檢查未能完成,但胎檢醫師已經發現寶寶的心臟似乎有異常。於是,就和媽媽預約第二次的篩檢時間,並且會同小兒心臟科醫師一同會診。就在第二次的胎檢中,確診腹中寶寶罹患了先天性心臟疾病――大動脈轉位(Transposition...
- Share This:
2019.11月-2/3:病例討論會&培訓課程 後記

台兒通訊 >> 2019年 >> 十一月 >> 病例討論會&培訓課程 後記
文 / 孫碧遠
#北區胎兒影像學第二十六次季會 &
#台兒胎兒心臟病工作小組第九次季會 &
#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 第二次胎兒超音波培訓課程
大家有把上面的題目(共51字)唸完嗎?XD
一個秋高氣爽的週六,除了適合郊遊,
還可以選擇來台兒參加病例討論會&超音波培訓課程,交流一下知識~
上午8:30,首先開場的是『北區胎兒影像學第二十六次季會』。
由台北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與台兒診所共同創立的『胎兒影像學工作小組(TFIG)』,已經邁入第四年了。雙方轉介個案、分別在磁振造影及超音波的領域上,致力於胎兒影像學診斷的研究。並且在每季的例會上,將近期最經典、精彩的個案提出來,讓雙方所有人馬參與討論。
圖一:台兒陳彥妮醫師報告產前超音波發現
圖二:北榮余思賢醫師報告產前MRI發現
這次的與會者,有北榮放射線部的郭萬祐醫師、李函叡醫師、以及余思賢醫師。台兒方面則是全體醫師、放射師出動參與,並由周昱青醫師與夏敬淇放射師主持。依照慣例,首先由台兒的醫師、放射師說明個案病史及超音波的影像發現,接下來再由北榮的李醫師及余醫師解說磁振造影的影像發現。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所討論的除了現在進行式的個案,也將一些之前有討論過、且較特別case的產後狀況提出來,供大家與產前的影像發現、診斷相互對照,並藉此討論如何能夠在影像診斷的技術上、以及對家屬的諮詢上取得更多進步的空間。
上午9:30,緊接著舉行的是『台兒胎兒心臟病工作小組第九次季會』。
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一,也是在台兒時常會遇到的一種胎兒異常。由於先天性心臟病的種類、分型十分複雜,除了產前診斷需要下功夫之外,產後的治療、甚至在整個周產期對媽媽和孩子的關懷照顧,也是需要各專科團隊成員同心協力的事。因此台兒與台北馬偕小兒心臟科共同合作、成立『胎兒心臟病工作小組』,讓先天性心臟病的個案從產前診斷到產後治療可以無縫接軌。
圖三:台兒林芷涵放射師報告產前胎兒心臟超音波發現
圖四:馬偕呂馨詠醫師報告產後新生兒情形
本次『胎兒心臟病工作小組季會』中分別討論了『雙主動脈弓合併左側動脈弓發育不良』以及『心室中隔缺損(VSD)』的case。首先由台兒的林芷涵、温姿敏放射師分享產前的影像發現及追蹤過程,接下來由馬偕小兒心臟科呂馨詠醫師,分享個案產後的治療及追蹤狀況。
特別的是,相對於前面較複雜類型的心臟病,其實大家對單純VSD的個案反而感觸良多,台兒小兒心臟科池宛玲醫師說:『比起大型VSD通常會合併較複雜的心臟病,小型且單純的VSD,相對來說,其實診斷上反而十分困難。但是,即使是一個小的VSD,對家屬來說還是一個很大的衝擊,所以我們還是要想辦法精進我們的診斷技術。』而馬偕小兒心臟外科張重義醫師也藉此分享一些在門診和臨床上的診斷技巧,以及與家屬解釋病況時的癥結點,讓大家受益良多。
在短短十分鐘休息換場後,上午10:30,由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舉辦的『第二次超音波培訓課程』隆重開課。由於上一期舉辦的超音波培訓初階班獲得好評、眾多學員敲碗續集,因此台兒選在今天舉行第二次的課程,讓學員們可以參與前面兩個季例會,了解胎兒醫學診斷及運用的現在進行式。
這次的超音波培訓課程,將重點放在胎兒超音波最複雜、且與存活率關係最深的心臟及腦部兩個部分。先由池宛玲醫師及温姿敏放射師負責解說胎兒心臟的課程,再由林丹薇醫師及張婉婷放射師講解胎兒腦部的課程。
心臟課程一開始,池醫師便以字母、造句、作文的關係,比喻今天胎兒心臟專題的學習層次,讓大家從看胎兒心臟時最基本的角度、血管、血流方向等了解診斷的訣竅及方向,期讓學員能『第一次看先性心臟病就上手』,並提高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率。講解完先天性心臟病診斷的大方向及概要後,接著由温姿敏放射師以台兒實際個案的超音波影像,講解常見的天性心臟病類型,讓各位學員可以趁機即席重溫池醫師上一堂的診斷概論,深化知識的吸收。
圖五:台兒小兒心臟池宛玲醫師與大家分享如何第一次看胎兒心臟病就上手圖六:台兒林丹薇醫師報告常見胎兒顱部異常
胎兒腦部專題的部分,首先由林丹薇醫師由形狀的角度切入談常見胎兒顱部異常。林醫師根據個人的臨床診斷經驗,將顱部異常分為『水果(形狀)型』、『顱縫早閉型』、『骨骼異常型』三種類型,並搭配大量的圖片說明,讓學員容易吸收理解。林醫師也鼓勵學員能夠在累積經驗後,能內化出一套自己辨別及分類胎兒異常的方式。接著,由張婉婷放射師談胎兒顱部的測量方式。張婉婷放射師將大量的論文與超音波實務結合,簡明扼要地將胎兒顱部測量的重點一一呈現,並且提到:『在測量胎兒顱部時,同時也要注意孕婦個人病史、胎兒預產期校正、以及顱部與其他部位測量值的比例是否正常,從整體性的角度為個案進行篩檢。』
這次台兒在一個上午緊鑼密鼓地辦了兩場病例討論會加一場培訓課程,感謝各位成員不辭辛勞的參與,希望大家都收穫滿滿!
下次會議時間預計在2020年2月8日,歡迎大家追蹤台兒粉絲專頁(臉書搜尋:「台兒診所」),我們都會公告活動消息唷!
p.p1...
- Share This:
2019.11月-1/3: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台灣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與品管系統開放資料

台兒通訊 >> 2019年 >> 十一月 >> 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台灣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與品管系統開放資料
文/台兒研究員 宋展毓
什麼是開放資料?所謂的開放資料簡單來說,就是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下載及使用,我們可以在網路上找到許多開放資料的解釋,但是目前對於開放資料並沒有統一的定義,基本上開放資料主要應用的領域,如醫學、財經、氣候、犯罪和房價等等,通常都來自於私人企業或是公家機關的管理之下。
為什麼需要開放資料?
在這科技不斷進步的社會中,若我們可以將充分的資訊與有用的資料分享給不同的研究者,讓彼此可以透過先進的科技技術分析資料來增加彼此合作的機會,一同提升研究價值,並產出更好的服務品質,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想要創造一個可以與其他研究者分享數據的開放平台,使資料能有效地流通給有需要的人,共同提升台灣醫學研究價值。其中資料數據已皆去除個資連結,無任何侵犯隱私之虞。
「台灣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與品管系統」開放資料的內容有什麼?本系統由林口長庚小兒骨科張嘉獻醫師、台安醫院陳慧文醫師與台兒診所張東曜醫師共同於2015年成立。系統除定期舉辦教育訓練課程,另亦收集多院所新生兒髖關節篩檢資料進行品質管理與數據分析。在進入資料預覽前,本資料內容包含的首先是對於資料的描述、大小、欄位說明、檔案輸出格式、原始發佈時間、最新更新時間、更新頻率以及資料管理者的聯絡方式。如圖一,為DDH開放資料進入的初始畫面,左側為DDH開放資料的簡易描述,右側則為資料的基本設定與內容:
圖一:DDH開放平台初始畫面
第二個分頁則是資料欄位的編碼簿,在每個欄位中不同的代號或是字元分別代表的是什麼意義。剩下的分頁就是資料預覽,挑選符合研究者需求的資料後即可下載,如圖二與圖三。
圖二:編碼簿(codebook)
圖三:一月的DDH資料
我們除了提供資料下載,還有提供簡易的視覺化散佈圖供讀者參考,在下載資料前可以先觀察右髖與左髖角度的分佈圖,讓研究者先進行初步地與不同月份或是與自行擁有的資料進行比較,最後再決定是否要下載此筆資料。如圖四為一月份在不同分類下右髖與左髖的alpha與beta角度的散佈圖。
圖四:一月份在不同分類下右髖與左髖的alpha與beta角度的散佈圖
資料來源:
1....
- Share This:
20191026 第32次『慘』科OB會後記
文 / 台兒李怡盈放射師
2019/11
本次討論會共17位臨床工作者參加,有兩個講題,由台兒夏敬淇放射師與彰基吳琬如醫師分別報告「Aqueductal stenosis」及「Autosomal recessive renal tubular dysgenesis(ARRTD)」。
Aqueductal stenosis在腦室擴大與水腦的個案中約佔1/5,要確實鑑別診斷需從學習辨認大腦導水管開始。
夏敬淇放射師帶聽眾從產前容易取得的切面入手,從正常影像解說到異常,比較超音波與MRI影像,在指標性的雙側側腦室及第三腦室擴大外補充其他可能的觀察發現 Aqueductal stenosis的預後差異甚大,腦室擴大的進展過程也各不相同。若第二孕期即出現嚴重腦室擴大,必須把大腦導水管缺失納入考量,也須特別留意是否有其他腦部結構異常。
腦室擴大速度與預後有關。晚期發生的腦室擴大有時進展迅速,對腦部實質的損害較明顯,建議每週追蹤,掌握介入的時間點。
吳琬如醫師分享的Renal...
-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