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陳持平教授
藍大夫在1983年我R3的時候,就積極指導我做醫學研究及書寫論文。而他在1984年7月離開主任職位之前,他已經順利幫助我完成了二篇原著論文,一篇是德國麻疹血清抗體的研究(1983年6月-11月收集資料,1984年完成,1985年1月投稿,1985年12月刊登)。另一篇則是停經前婦女卵巢切除術及術後荷爾蒙補充對其血中FSH,LH及E2的影響。該研究雖然是在1983年底進行,但是很快就在1984年年初完成,在1984年4月投稿中華民國婦產科醫學會會刊雜誌,在1984年9月刊登。也就是說,我在1984年7月初至1985年6月底擔任R4總醫師期間,我就已經有了正式刊出的原著論文。而這論文必將對於我在1985年7月從總醫師R4升等第一年主治醫師V1的競爭力有莫大的幫助,同時將來若是要在V2升V3時所需要有的原著論文,我也都同時早早具備,而且一次到位。可見藍大夫早就在他主任任內,默默地替我鋪路。這種恩情我終身沒齒難忘。以後我在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工作,我都不斷要求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千萬不能夠辜負他栽培我的恩情,也千萬不能夠讓他被有心人士恥笑說他是識人不明,而讓他丟臉。
1984年7月,我開始擔任總醫師的職務,和其他三位同年總醫師共同輔助新科主任李義男醫師做好科內各種公務。本來晨會是由總醫師做莊家的,而今新官上任三把火,主任親自下海作莊,於是晨會氣氛變得非常緊張。每日晨會,李主任坐鎮主持,他每日清晨早早就起床苦讀,以身作則,弄得大家三更燈火五更雞。而在晨會時,他會要求四位CR排排坐在第一排,輪流針對當天討論的案例分析發表新知學問。結果主任變成CR,CR變成R1,每日晨會前我都要苦讀到深夜,著實不敢怠惰。按照前屆慣例,四位CR中只有二位有機會升等V1,二年後再從其中選出一位升等V3,當成本科的傳承種子。每日晨會,四位CR都像是在準備期中考一樣,不但要針對當日提出的案例發表評論,還要接受主任的嚴厲詢問。結果四位CR,捨我其誰,誰與爭鋒,相互較勁,爭先搶快,以博取主任的青睞及大家的認同。藍大夫有空時也會前來觀戰,我一看到他出現,馬上士氣大振,表現起來也就更加把勁了。
我們四位CR大家戰戰兢兢,力求上進,在各方面努力表現,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沒到最後關頭,真的不知誰會雀屏中選。結果新科主任打破慣例,把我們這一屆四位CR全部都升等為V 1通通有獎,真是皆大歡喜。如此一來,樂了我們,卻苦了下一屆的老弟。因為這是一件有一好,沒有二好,幾家歡樂,幾家愁的事情。這種全部都升等的模式,自然會壓縮到下一屆總醫師們的升等空間。他們一聽到我們全部都升等的喜訊,不禁人人臉色變綠,非常不開心。因為他們在未來升等V1時,勢必只能有一位能獲得升等,因為名額早就被我們都用光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