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兒胎兒醫學電子報
  • Home
  • 創辦人的話
    • 台兒診所 張東曜院長
    • 台兒理念
  • 衛教專區
    • 台兒醫師有話說
  • 台兒TMAMA官網
  • 相關連結
    • 小小心世界
  • Home
  • 創辦人的話
    • 台兒診所 張東曜院長
    • 台兒理念
  • 關於我們
    • 台兒日常
    • 台兒其人
  • 衛教專區
    • 台兒醫師有話說
  • 學術活動
    • 活動回顧
    • 『慘』科OB會
    • 台兒胎兒醫學工作坊
    • 北區胎兒影像學季會
    • 胎兒心臟病病例報告會
    • 台兒神奈川聯合胎兒心臟超音波 STIC Conference
  • 學習資源
    • 台兒通訊(文章)
    • T-Talk 台兒說(影片)
    • 新生兒關節發育不良篩檢(品管系統)
  • 專家團隊
    • 台灣髖關節發育不良(DDH)
    • 台灣胎兒影像學工作小組(TFIG)
  • 台兒共筆
    • I 胎兒影像學診斷:中樞神經系統病例精選
    • II 台兒胎檢手冊:周產期安全架構
    • III 圖解先天性心臟病:從胎兒到小兒
    • IV 胎兒影像學診斷(2):全身系統病例精選(2015-2018)

2025年 7-8月(第100期)

 7月 24, 2025   

 台兒通訊 >> 2025年 


落花
春光冉冉歸何處,更向花前把一杯。
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唐.嚴惲)
The fallen flower
The spring time passes slowly and where does the spring go?
I deliberately drink a toast In front of the flower.
All day long I keep asking the flower questions but it didn’t answer.
For whom it withers and for whom it blooms.
陳持平 / 91 X 72.5公分 /30F畫布 / 丙烯顏料 / 2025年

 

Read More
  • Share This:  
  •  Facebook

2025年7-8月-1/6:【台兒知識庫】20250320 台兒胎兒心臟病季會:Pulmonary Atresia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

 7月 24, 2025   

 台兒通訊 >> 2025年 >> 7-8月

文/台兒診所 李怡盈放射師

(圖一)四腔室切面 (4 chamber view) :左右心大小不對稱,右心 (RV) 較小

本次討論的個案是雙絨毛膜、雙羊膜的雙胞胎(DCDA twin),在懷孕初期因頸部透明帶增厚做過絨毛採樣(CVS),確認染色體與基因晶片均無異常。

Fetus B 產前超音波結構篩檢無異狀,Fetus A 在中期結構篩檢時發現先天性心臟病:

超音波影像中四腔室切面(4 chamber view)即可見 Fetus A 左右心大小不對稱(圖一),右心較小、三尖瓣(tricuspid valve)無明顯活動及血流灌注 (圖二)。另在靠近心尖處的心室中隔有微量血流訊號,懷疑有一心室中隔缺損。

(圖二)四腔室切面 (4 chamber view) :右心 (RV) 無明顯血流灌注,靠心尖處有疑似心室中隔缺損的血流訊號 (*)

(圖三)左:三血管切面下可見主肺動脈;中:兩側肺動脈分支均可見;右:color Doppler 下只能觀察到從動脈導管逆流回肺動脈的血流

雖然主肺動脈(MPA)及肺動脈分支(peripheral PA)在B mode 下均可見,但使用 color Doppler 時未能觀察到通過肺動脈瓣膜的順向血流 (antegrade flow),肺動脈的血流主要由動脈導管逆流而回(圖三)。初步診斷為Tricuspid atresia with VSD。

產後發現三尖瓣仍有微量血流通過,應屬瓣膜嚴重狹窄(tricuspid stenosis),肺動脈則依然沒有順向血流,而產前懷疑是心室中隔缺損的血流訊號較像 RV sinusoid(或稱Ventriculo coronary arterial communications,VCAC)。因此產後最終診斷為肺動脈瓣閉鎖合併完整心室中隔(Pulmonary Atresia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 PAIVS )。

雖然產前與產後診斷略有不同,大方向仍然一致。先天性心臟病產前檢查的重點主要是描述解剖構造,紀錄腔室、血管的大小和血流狀況,作為評估預後及選擇生產院所的依據。

值得注意的是,碰到嚴重的右心阻塞型先天性心臟病時(如:critial PS,PAIVS),可以特別留意心室壁是否有疑似RV sinusoid 的血流訊號。

RV sinusoid 存在與否是產後選擇處置流程會考量的重點之一,產前若能預先紀錄,除了能增加診斷經驗,預後諮詢也能夠做得更加全面。

Read More
  • Share This:  
  •  Facebook

2025年7-8月-2/6:【台兒知識庫】胎兒生發基質出血germinal matrix hemorrhage(GMH)的診斷與追蹤:一則臨床案例分享

 7月 24, 2025   

台兒通訊 >> 2025年 >>  7-8月

文/台兒診所 王若婷放射師

(圖一)妊娠23週超音波影像顯示左側尾狀核與丘腦交界處(caudothalamic groove)有一高回音病灶。(台兒診所提供)

胎兒腦內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CH)是產前診斷中的一大挑戰,由於不同及未知的潛在病因影響,可能呈現截然不同的歷程及預後。以下分享一則胎兒生發基質出血germinal matrix hemorrhage(GMH)的臨床案例,呈現其影像學發現、診斷過程及追蹤結果。

此個案本胎次進行羊膜穿刺,染色體核型分析(karyotype)與微陣列檢測(CMA)皆無異常發現,因高層次超音波發現透明中膈不明顯,疑似胼胝體發育不全,於妊娠22週安排胎兒核磁共振檢查,其影像顯示疑似左側尾狀核有約4毫米大的出血病灶,因此於妊娠23週來台兒診所尋求第二意見。在台兒診所妊娠23 週的超音波影像發現:單側側腦室邊緣性擴大(左:10.8mm,右:7.7mm)及左側尾狀核與丘腦交界處(caudothalamic groove)有一高回音病灶(圖一),疑似生發基質出血; 胼胝體可見,形態結構無異常發現。因此,先執行 TORCH 篩檢,未發現感染證據;並於妊娠23 週 1 天再次安排胎兒核磁共振檢查,影像顯示左側尾狀核丘腦交界處約 8mm大T2 加權影像的低訊號變化 及T1 加權影像 的高訊號變化(圖二),影像學特徵符合生發基質出血(GMH),且合併左側單側腦室擴大(11.6mm),建議後續影像追蹤。

(圖二)妊娠23週1天胎兒核磁共振影像顯示左側尾狀核丘腦交界處有約 8mm大T2 加權影像的低訊號變化 及T1 加權影像 的高訊號變化。(榮科醫學影像中心提供)


後續於31 週返診台兒診所追蹤,超音波影像未見病灶及腦室擴大情形,其餘腦部結構發育皆符合週數。出生後安排新生兒腦部超音波及最近一次追蹤為嬰兒 3 個多月大,皆無異常發現。
胎兒腦內出血可能與多種因素相關,諸如:自發性出血在早產兒(妊娠週數<28週)中較為常見,這可能與此階段腦血管發育尚未成熟有關。胎盤功能異常導致的供血不足可能造成腦部血流灌注變化,進而增加出血風險。感染或炎症因素,如TORCH感染和胎盤炎症,也可能影響胎兒腦血管穩定性。此外,特定遺傳疾病如COL4A1/COL4A2基因突變可能導致腦血管脆弱(參考文獻1),增加出血傾向。然而,文獻指出可能病因僅在20-45%的病例中被報導(參考文獻2),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其發病機制。

MARY J DUNBAR研究團隊(2020)針對胎兒生發基質-腦室內出血(GMH-IVH)進行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參考文獻3),明確定義GMH為超音波檢查顯示生發基質/尾狀核-丘腦交界處(caudothalamic groove)有增強回音,或MRI顯示同處有血液產物。研究採用修正Papile分級系統,將第I級和第II級合併(生發基質內出血或擴展至腦室但無腦積水),第III級定義為伴有腦室擴張,並以腦室周圍出血性梗塞(periventricular hemorrhagic infarction, PVHI)替代第IV級。其研究結果顯示,早產兒的生發基質-腦室內出血(GMH-IVH)分級標準可有效應用於胎兒,有助於預測預後。臨床追蹤發現,約半數出現出血後腦室擴張的胎兒最終需要腦室分流手術治療。預後分析顯示,第I級或第II級GMH-IVH胎兒較少出現長期併發症;而發生腦室周圍出血性梗塞(第IV級)的胎兒則有較高運動障礙風險。值得注意的是,許多胎兒GMH-IVH案例發生在無明顯併發症的妊娠中,表明此類出血不一定與已知風險因素相關。這些發現對產前診斷和諮詢具重要意義,有助於針對不同級別的GMH-IVH制定更精準的臨床處置方案。


參考文獻:

  1. P. MAURICE, L. GUILBAUD, J. GAREL, M. MINE, A. DUGAS, S. FRISZER, E. MAISONNEUVE , M.-L. MOUTARD, T. COSTE, D. H, ERON, E. TOURNIER-LASSERVE, C. GAREL and J.-M. JOUANNIC Prevalence of COL4A1 and COL4A2 mutations in severe fetal multifocal hemorrhagic and/or ischemic cerebral lesions. 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21; 57: 783–789.
  2. F. G. SILEO , J. Z ¨OLLNER, F. D’ANTONIO, S. ISLAM , A. T. PAPAGEORGHIOU and A. KHALIL Perinatal and long-term outcome of fetal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22; 59: 585–595.
  3. MARY J DUNBAR, KRISTINE WOODWARD, LARA M LEIJSER, ADAM KIRTON Antenatal diagnosis of fetal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DOI: 10.1111/dmcn.14713 
Read More
  • Share This:  
  •  Facebook

2025年7-8月-3/6:【台兒知識庫】胎兒腦部超音波大師 Ritsuko Pooh的職人精神

 7月 24, 2025   

 台兒通訊 >> 2025年 >> 7-8月

文/高雄長庚醫院婦產部 鄭欣欣醫師

(圖一)Dr. Ritsuko Pooh

記得從fellow時期,第一次跟著老師去參加新加坡的 ISUOG,第一次聽到Dr. Pooh的演講,就被她的演講內容震撼,也對這位日本醫師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之後只要她有來台灣演講,絕對排除萬難參加。在她的演講中,她總能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大家理解,而演講中的超音波影像,更是每一張都令人驚豔,大學胚胎時期的腦部構造,居然能用超音波組出來!胎兒的腦部超音波居然也能照到各種角度,媲美MRI。於是內心默默的許了個願望,希望能有機會跟著她學習。就在2024的一次台灣研討會,我鼓起勇氣跟她提出了這個請求,也很幸運的獲得了見習的機會。

第一天戰戰兢兢到了診所報到,才發現裡面只有一位超音波技術員跟一位護理師,其他都是一般員工。腦中曾經幻想應該有很多技術員在照超音波,老師只要看看電腦就好。通常早上會是第一孕期超音波,最多會有6間超音波室同時進行,機型全部都是E22。技術員先照,老師再依序一邊確認之前的影像,一邊做超音波,並由另一位員工完成他們CHECK LIST的勾選。陰道超音波的部分會是老師執行。做檢查的過程,那位員工會算出唐氏症風險,老師會先簡單解釋,做完後他們會被帶去另一個房間做詳細說明,若是高風險,當下會決定下一步檢查。若是異常個案,花的時間相對會更多,而且每個異常個案老師都會另外手繪有問題的部分作說明跟資料收集。

(圖二)超音波室的配備,他們是站著照超音波,等待的過程會有小點心,電視螢幕也會切換成一般電視節目

中午就是幫早上那些個案做CVS或羊膜穿刺,老師做CVS的技巧也是出神入化,每個步驟都非常嚴謹,取出來的絨毛又多又乾淨。因為有自己的實驗室,有個個案早上超音波有異常,中午做CVS,下班前就知道是Trisomy 18了。通常一路這樣忙完,已經是下午1-2點了,老師幾乎沒坐下來休息過。老師的診所貼心的有小廚房,那邊的員工都可以在那邊用餐。這也是上半天唯一可以稍做休息的時間。

下午就開始進入第二、三孕期的超音波,他們從18週就開始做,因為日本可以合法終止妊娠是22週,有異常的話才來得及。陰道超音波是ROUTINE,就算是BREECH,老師也會把她轉下來照。在日本是我第一次用陰道超音波照胎兒腦部,一開始真的滿身汗,因為要能準確找到前囟門,實在太困難,老師會用左手在肚子上調整寶寶頭的角度,讓影像更清楚。老師也有合作的診所,如果有需要進一步排MRI的,就會帶他們過去。診所基本上沒有固定休息時間,六日都有營業,主要是為了服務來自全日本的孕婦。老師曾說,疫情前,她曾經忙到半夜,早上又接著上班,一天只吃一餐。

老師親自手繪所有異常個案


其中一個較嚴重的MMC

離開前,老師說也許我們會很羨慕她現在的設備,人力跟規模,但她草創時期也只有她跟一位護理師跟一間超音波室,也沒有多功能的超音波床。她說「No complain, and you’ll success」。日本的職人精神在老師身上完全體現,從她對孕婦的體貼(所有會使用在孕婦身上的東西都是溫的,凝膠,小毛巾,消毒液),對影像品質的要求,跟院外醫師的往來,在我去小旅行的兩天時間,她已經投出兩篇論文。專家之所以為專家,一定是付出比我們更多的心力跟時間。期許自己回國後,至少能好好練習腦部超音波,能帶給孕婦更完整的檢查。

JSUOG的工作坊



Read More
  • Share This:  
  •  Facebook

2025年7-8月-4/6:【台兒知識庫】胎兒磁振造影(Fetal MRI)研修醫師培訓計劃結業心得

 7月 24, 2025   

 台兒通訊 >> 2025年 >> 7-8月

文/臺北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 林洛伊醫師

頒發結業證書合影,左起:台兒診所張東曜醫師、榮科醫學影像中心郭萬祐醫師、林洛伊醫師、李函叡醫師


在2021年7月,當時我正完成台北榮總影像診療部的四年住院醫師訓練,退下總醫師職務,準備開始專心準備放射科專科醫師考試。北榮影像診療部兒童暨急診影像診療科主任-王甄醫師問我:要不要學習胎兒磁振造影?從此開啟我的胎兒影像學習之路。 

從2013年開始,由台兒診所張東曜院長以及台北榮總郭萬祐教授發起「北區胎兒影像學季例會」,定期討論胎兒超音波及磁振造影病例,兩方的合作從十年前展開。2017年開始,兩方開始建立「多學科專家會議」制度,在每位受檢者做完超音波及磁振造影檢查後,由婦產科醫師、放射科醫師、小兒科醫師、遺傳諮詢師、護理師一同提供病患諮詢並參與共同決策,讓焦急的父母面對的不是一份文字報告,而是全方位的評估。張院長為了反映以上人員及設備的成本、以及專業的價值,於2018年開始與台北榮總榮科中心合作建立轉介制度,推動自費胎兒磁振造影檢查,解決了許多超音波診斷困難的案例。2021年台灣胎兒振興會以為國舉才為出發點,發起胎兒磁振造影研修醫師培訓計劃,由北榮郭萬祐教授、李函叡主任為指導醫師,完成50例胎兒磁振造影檢查後頒給結業證書。

在住院醫師時期的我,完全沒有判讀過胎兒磁振造影,僅僅在晨會看過一兩個案例,甚至考專科在讀歷屆的考古題時,胎兒磁振造影也沒出現過幾次。胎兒磁振造影只佔放射科所有業務很少一部分,把它鑽研透徹的放射科醫師佔少數。北榮影像診療部郭萬祐教授、沈書慧主任、李函叡主任是胎兒影像判讀的專家,也是我收集完50例案例一路上的老師。尤其是李函叡主任,手把手地帶我看過每一個案例,遇到困難案例時更時不時查找文獻和我討論,即使主任在我訓練期間曾經遠赴波士頓兒童醫院進修胎兒影像,仍然遠端確認過每一份我判讀的報告,李主任是我堅強的後盾。 

剛開始學習的時候,一份報告常常要打一個下午,看不懂的部分總是要不停查教科書和論文。慢慢地,開始發現有些發生率較高的疾病自己越來越熟悉,打報告也越來越快。北榮和台兒每三個月會開一次季討論會,挑出三個月來值得討論的案例、或值得學習的疾病,除了要報告磁振造影發現外,簡報最後也需對疾病進行簡單的討論,以前總覺得在繁忙的臨床業務間還要做報告有點辛苦,但回頭來看,正是一次次的季會,讓我能紮實的複習每個遇到的疾病,打下深厚的基礎。現在的我,大部分常見的疾病可以很有信心地診斷,剩下的疑難雜症,背後還有許多老師可以請教,北榮的胎兒磁振造影一直都是堅強的團隊,我也會努力跟上各位前輩的腳步。 

我覺得打胎兒報告和其他報告最不同之處是:每一份胎兒磁振造影報告都至關重要。來做檢查的媽媽大多是高層次超音波有異常發現,為了進一步確認才來的,胎兒磁振造影報告深深影響著這個胎兒的未來。以前的我,看到預後不好的胎兒總會很沮喪,但函叡主任跟我說:我們應該要慶幸有幫爸媽提早發現,我們幫助了一個家庭。也謝謝張東曜院長曾說過:你們只要做好影像診斷部分,後續的追蹤和情緒支持都交給我們。讓我們放射科醫師能專注在診斷上面。最後再次謝謝張東曜院長、郭萬祐教授、李函叡主任、沈書慧主任、王甄主任、台兒診所全體同仁、台北榮總榮科中心全體同仁,我會在胎兒磁振造影上繼續增進自己的能力,並努力提攜後輩。

想了解「胎兒超音波」和「胎兒磁振造影」雙方團隊如何在異常個案的產前診斷和諮詢共同合作、相輔相成嗎?

歡迎參考 ➡️ 「胎兒影像學專家團隊—從超音波、磁振造影、到多學科會議」影片



Read More
  • Share This:  
  •  Facebook

2025年7-8月-5/6:【台兒見聞】胎兒醫學日新月異、台兒如何將診斷能力最大化並輕鬆應對:2025年5月(世界子癲前症月)結束前的一些碎念

 7月 24, 2025   

 台兒通訊 >> 2025年 >> 7-8月

文/台兒診所 張東曜醫師

台兒主張「媽媽看產檢、寶寶看胎檢」,以「常規產檢」和「五階段胎檢」相搭配,讓孕媽咪和胎兒都能得到最好的照顧

2001年我在馬偕醫院成立妊娠評估中心時,即規劃了早期、中期、晚期、和產前四期的妊娠評估,以補強一般產檢的不足,主張由專長產科的一般婦產科醫師照顧孕婦、由專長胎兒醫學的婦產科醫師照顧胎兒,通力合作,讓媽媽和胎兒都得到最專業、最符合時代水準的照護。

其實,我那時就蠻想把單位命名為胎兒醫學中心的。

話說在英國留學時,先是在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皇后醫學中心的妊娠評估中心(Pregnancy Assessment Centre, Queen’s Medical Centre)學習,後來又到倫敦國王學院的胎兒醫學中心(Harris Birthright Fetal Medicine Centre, King’s College London)學習。我其實認為「胎兒醫學」這個講法比較能精準描述這個新興專業的未來,不過,胎兒醫學這個講法在當時仍然很前衛,我1999年回到馬偕做高危險妊娠科的fellow時,台灣根本沒有這個講法。2001年,我在馬偕成立以胎兒醫學為任務的妊娠評估中心這個特色單位時,選用這個名字,其實是妥協的結果,不然我實在不知道怎麼說服院方和前輩醫師。

凡事先求有、再求好,V1(第一年主治醫師)就能在醫學中心有自己的特色單位,已經是祖宗積德,院方栽培、前輩照顧了,還是先做出成績再來大聲比較好。

2001年馬偕妊娠評估中心開始營運,很快我就做到院方要求業務量的五倍以上,但那時業務就有大量集中在中期的問題了。我明知我可以更早診斷,但往往不是來的太晚,就是再也不回來,讓我徒呼負負,一直希望能和第一線的婦產科醫師有更密切的合作,讓我們好好發揮胎兒醫學的診斷能力。

2008年我決定創立台兒,從此自謀生路,但也解除了身上所有的封印,完全可以照我的理想來做,擁抱自己的真命,也終於知道什麼叫「Sky is the limit」。

從此,胎兒醫學就是胎兒醫學,不再是什麼妊娠評估,有別於照顧孕婦的「產檢」,台兒為胎兒量身定做了照顧胎兒的「胎檢」。一樣分成早期(11-14週)、中期(20-24週)、晚期(30-32週)、和產前(35-37週)四個階段,分別有不同的任務和重點。今年,為了做更好的孕程管理,我新規劃了孕後胎檢(4-10週),加強了護理師和遺傳諮詢人員的角色,希望增加高危險妊娠,如不孕症孕媽咪的自主權,從而做好風險規劃,少走一些冤枉路。

這些年來,國際胎兒醫學界,尤其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不斷地推陳出新,胎檢的能力早已和四分之一個世紀前,我剛入行時的樣貌有很大的不同。

舉例而言,國際婦產科超音波醫學會(ISUOG),早已公佈了妊娠早期、中期、和晚期超音波篩檢的指引,也公告了數個胎兒器官系統、高危險妊娠、雙胞胎、都卜勒血流等進階的檢查指引。若要將每一個指引落實到胎檢,都需要充份的背景知識、嫻熟的檢查技巧、豐富的臨床經驗、和鍥而不捨的等待(胎兒翻身),才能完成一份高水準的胎檢報告,以做為第一線婦產科醫師進一步臨床處置的指南。

再以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2020年發表的論文為例(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20; 55: 75–80),在排除掉胎兒有染色體異常的個案後,該論文統計了52,400位單胞胎孕產婦,發現約2%的寶寶有結構上的異常,其中約七成可以在早期或中期的超音波檢查中檢出,另有約兩成則是在產前(35-37週)才檢出,但仍有約不到一成,則是在產後才被發現。

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由Nicolaides教授領導的臨床和研究團隊,集合了世界各國無數對胎兒醫學懷抱熱情的年輕醫師,是全世界最頂尖的團隊,這是他們的成績。深愛胎兒醫學的我們,如果我們只有一個服務的機會(絕大多數僅有中期),我們有可能做得跟他們一樣好嗎?

再以子癲前症防治為例,又可分為早產子癲前症和足月子癲前症。若早產子癲前症篩檢為高危險群者能於16週前開始服用阿斯匹靈至36週,則可以延後子癲前症發生的時間,從而大幅降低早產子癲前症發生的機率。而足月子癲前症的高危險群則需要靠中期、後期、和產前一系列的生化及超音波指標,來協助篩檢需要密集追蹤甚至提早引產的高危險群孕婦。如果我們輕乎子癲前症防治,我們有可能在國際上繼續保持我們是醫療優等生的地位嗎?

每年的五月是世界子癲前症月,每年的五月22日是世界子癲前症日,以紀念被公認為現代子癲前症研究之父的Leon Chesley博士(5/22是他的生日)。今年的五月22日,英國的胎兒醫學基金會舉行了一個以子癲前症為主題的webinar,一再強調於中後期及產前多階段篩檢子癲前症高危險群於子癲前症防治的重要性,再再加深了台兒的使命感。

我們了解很多孕婦是抱著期中考的心情來到台兒,如果胎兒的姿勢不配合,檢查不順利,不僅僅孕婦覺得挫折,台兒的同仁也會感到挫折。台兒的技術長李佳恆放射師有一天睡不著覺,幫我畫了好幾張草圖,希望能用幽默的方式來幫助孕婦理解胎兒的姿勢,從而放寬心情,輕鬆應對。台兒的醫學繪圖師孫碧遠小姐花了幾天的時間,幫佳恆改版成Q版,謹此分享給大家。

如果從一次期中考,變成像我們小學時,有幾次月考加一次期末考(孕後、早期、中期、晚期、產前胎檢),確實需要大家和同仁彼此都理解台兒希望達到的目標(當然是國際標準)、必須付出的時間成本、和為什麼會這麼「搞工」(就寶寶不配合啊)。笑一笑,轉個念,世界大不同。









Read More
  • Share This:  
  •  Facebook

2025年7-8月-6/6:【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不只愛,還要懂」第一屆台兒集英 兒童與青少年教養與健康工作坊開跑

 7月 24, 2025   

  台兒通訊 >> 2025年 >> 7-8月

文/台兒診所 王淑美醫師

本篇為2025年07月09日發布於《工商時報》之新聞稿 ➡️ 新聞連結


    孩子在教室裡坐不住、打人、咬人,讓老師疲於應對;回到家裡,孩子唱反調、不理不睬,讓家長感到挫敗。這些看似「難帶」的行為,其實隱藏了孩子說不出口的求助訊號,皆有待第一線的教育者和家長去理解。

    前馬偕資深兒科醫師王淑美表示:「老師認為孩子可能過動,請家長帶來就醫,但孩子在診間卻情緒穩定。臨床上常見這樣的情況,讓老師與醫師同感困惑。孩子在不同場域可能出現的表現差異,以致讓家長、老師、醫療人員有不同的認知和判斷,這並非誰對誰錯,而是提醒我們——理解孩子需要多一些溝通、少一些推論。」

    為了讓這份理解不再侷限於單一領域,社團法人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與台兒診所,將於2025年9月21日舉辦「兒童與青少年教養與健康工作坊」,邀請長期在實務現場深耕的的各界專家,涵蓋兒童神經、心理、學習與情緒障礙、融合教育與親職諮詢等領域,透過經驗分享、案例解析與小組實作方式,引導醫療人員與教育者一起對話,共同探索如何看懂孩子的行為、回應內在情緒、並串聯出支持的力量。

    每個行為背後,都藏著孩子無法說出口的心聲。本次工作坊以「不只愛,還要懂:看見孩子內心的風景」為名,期盼「醫療」與「教育」攜手合作,從「愛」他、走向「懂」他,使孩子的行為被解讀、心聲被聽見,陪孩子脫去標籤,勇敢做自己,快樂長大。

    詳情及報名歡迎點擊連結 ➡️報名表單
    或洽:董于瑄護理師 (02)2586-7873/service@tifm.tw

    Read More
    • Share This:  
    •  Facebook

    2025年 5-6月(第99期)

     6月 05, 2025   

    台兒通訊 >> 2025年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The fall’s torrent directly dashes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
    I wonder whether the Silver River has fallen from the sky.
    陳持平 / 60.5X 50公分 /12F畫布 / 丙烯顏料 / 2025年

     

    Read More
    • Share This:  
    •  Facebook

    2025年5-6月-1/5:【台兒知識庫】懷孕期中的卵巢腫瘤

     6月 05, 2025   

    台兒通訊 >> 2025年 >> 5-6月

    文/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  許晉婕醫師


    圖(一)0402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雜誌(AJOG)建議之懷孕時卵巢腫瘤處置流程


    卵巢腫瘤在年輕女性約有千分之一發生率,可依腫瘤細胞來源為上皮性(如serious or mucinous cystadenoma, endometrioma)、生殖細胞性(如 teratoma)及間質性(如granulosal cell tumor, fibrothecoma),常見臨床症狀可能以下腹痛、卵巢扭轉表現,或由影像意外發現。而懷孕女性在產檢過程中大量使用超音波,常意外發現無症狀的卵巢腫瘤,此外,亦可能由於懷孕造成骨盆腔臟器擠壓而增加卵巢扭轉發生的機會。但於懷孕期間,一來須顧及腹中胎兒安全,避免使用電腦斷層等輻射劑量高的影像及非緊急必要的麻醉與手術,二來龐大的子宮明顯增加手術的困難度,三來若腫瘤為惡性,於孕期數個月之間可能進展為末期癌症,且若為腫瘤扭轉或破裂造成急性腹痛,唯有開刀處理才能改善,上述兩難再再增加臨床決策的困難度。

    孕期卵巢的超音波特徵其實與未懷孕時的卵巢一樣,可以根據腫瘤外觀質地、是否有隔間(septum)、是否有實質性腫塊(solid part)、是否有高血流(hypervascularity)等特徵評估是否為惡性及可能的細胞來源種類。值得一提的是,孕期的腫瘤指數十分不可靠,以CA125為例,即使沒有任何腫瘤,光單純懷孕就可能使CA125上升至數百甚至數千,因此主要還是依據病史及影像評估腫瘤惡性度。


    圖(二)第二孕期的腹腔鏡手術視野。圖左為子宮,圖右為卵巢腫瘤,下刀前務必搞清楚,不要開錯顆


    根據統計,孕期造成症狀而需開刀的腫瘤最常見為畸胎瘤(teratoma),其次為巧克力囊腫(endometrioma)、上皮細胞瘤(mucinous or serous cystadenoma)等,而惡性卵巢腫瘤只佔約2%,比例不高。此外,若為孕期中出現的雙側卵巢腫瘤,有個案報告認為幾乎100%為良性,常見為妊娠黃體瘤(pregnancy luteoma or hyperreaction luteinalis),不須手術處理,生產後會自然消失。

    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雜誌(AJOG)於2023年1月發表的回顧性文章,孕期卵巢腫瘤是否需要開刀,主要依據兩個特徵:一、是否造成症狀;二、是否懷疑為惡性腫瘤。若腫瘤疑似扭轉或破裂造成急性腹痛,不論懷孕週數均建議積極手術處理,若於第一或第二孕期,可考慮用腹腔鏡手術摘除卵巢或剝除卵巢腫瘤;若手術於孕期九至十週以前進行,可能影響到卵巢黃體功能,建議術後需補充黃體素避免引發流產。而若超音波影像懷疑惡性腫瘤,建議考慮搭配核磁共振(MRI)詳加判斷惡性可能,若為中高度疑似惡性,亦建議不論孕期積極手術處理;若為低度惡性可能,可考慮追蹤或於剖腹產時一併處理。

    懷孕時期的臨床態度通常趨於保守,一動不如一靜,但若遇到很痛或是很醜的卵巢腫瘤,通常暗示一場無法避免的決鬥。建議前線醫師將可能的診斷預後及手術利弊分析給病人了解,選擇最適合的手術時機及手術方式,並邀請專精手術的婦癌科或腹腔鏡科醫師、麻醉科、病理科及新生兒科團隊共同照護,提供孕婦最好的治療品質。



    Read More
    • Share This:  
    •  Facebook

    2025年5-6月-2/5:【台兒知識庫】日本神奈川兒童醫療中心 - 短期進修分享

     6月 05, 2025   

     台兒通訊 >> 2025年 >> 5-6月

    文/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 陳冠宇醫師


    陳冠宇醫師與日本師長們的合影


    日本神奈川縣立兒童醫療中心(Kanagawa Children Medical Center)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兒童專責醫療中心之一,此中心每年診斷超過200個先天性心臟病的胎兒,也執行非常多的先天性心臟病手術與胎兒手術。因為專精於產前診斷與新生兒的照護,他們的新生兒團隊對於新生兒照護,尤其是極低體重的早產兒與先天性胎兒異常的治療成果非常優異。這次感謝葉長青主任、台兒診所張東曜院長的協助,讓我有機會能與川瀧元良醫師認識,並到此醫療中心短期進修5週,學習胎兒心臟超音波。

    日本的制度與台灣並不相同,終止妊娠的週數限制在22週,22週以後依法不能進行人工流產。因此,在日本可以比台灣看到更多的胎兒異常,包含許多複雜性的先天性心臟病(CHD)。先天性心臟病是相對常見的胎兒結構異常,在新生兒中發生機率約為1%,若父母或是兄弟姊妹有先天性心臟病史的話,發生機率可能會升高到3-5%。不同程度的先天性心臟病,可能會在出生後立即有新生兒發紺或低血壓的情況,若在產前正確診斷先天性心臟病的嚴重程度,對於新生兒的預後有非常大的幫助。

    在日本若在產檢過程中懷疑CHD,會轉診到大型醫療中心做確認,而以東京都重要的胎兒醫療中心為例,大部分的CHD確認診斷,會由兒童心臟科醫師負責執行產前胎兒心臟超音波。平時白天的時間,我會跟著兒童心臟科的川瀧元良醫師與池川健醫師,看各種從其他醫院轉過來的心臟異常個案。日本的轉診醫療制度做得非常確實,轉到神奈川兒童醫療中心追蹤的個案,絕大部分都是複雜性心臟病,像是少見的heterotaxy syndrome,在短期進修的幾週內就看了五個實際案例。有時候若碰到單純性心室中膈缺損(VSD),因為胎兒預後佳,出生後不一定會有立即的症狀,有時候他們還會請孕婦回原醫院就近追蹤即可。

    我進修的白天時間,主要是跟在兩位醫師後面看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跟診),常常同一時間也會有其他日本的年輕醫師、放射師一同觀看超音波,每位孕婦大概會花上40-60分鐘的時間檢查,若孕婦狀況允許,兩位醫師都會先徵求病人同意,然後會特別留10-20分鐘的時間給我們實際掃孕婦的超音波,這對於胎兒異常的教學、與年輕世代的知識傳承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每週四下午,我會一同參與他們的多專科團隊會議,科別包含婦產科、小兒科、兒童心臟科、外科團隊,每次的內容都會先討論前幾個禮拜開刀的個案,其中又以胎兒心臟外科手術為大宗,接下來就會討論現在住院的個案與未來將會生產的個案,每個個案討論都會從超音波影像的瀏覽開始,讓參與開會的人都能了解產前的胎兒診斷,若胎兒預計生產,則會討論接下來的處置與何時需要階段性手術。除此之外,川瀧元良醫師每個禮拜還會有一到兩次的夜間線上視訊會議,與其他醫院的醫師一起討論困難個案,建立胎兒診斷的學習網,並常常視訊演講,討論與胎兒異常相關的題目。

    雖然神奈川醫療中心的胎兒異常個案數很多,但是對於相對罕見的複雜性先天性心臟病,還是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就能觀察到各種案例。川瀧元良醫師深知罕見、複雜CHD個案的重要性,他花了大量的時間留存與整理此醫院幾十年來的心臟異常個案,並用STIC特殊影像檔案的方式,留存了上千個胎兒異常個案,建立起完善的資料庫。在我來此醫院觀摩的幾個禮拜中,除了現場觀摩來檢查胎兒結構的孕婦以外,剩下一大半的時間都是利用STIC在學習更罕見的胎兒心臟異常。川瀧元良醫師也會花許多額外的下班時間來跟我解釋我看不懂的STIC影像,這對於了解複雜性心臟病有非常大的幫助。

    以下再利用一些篇幅簡介一下神奈川醫療中心胎兒心臟超音波的常規流程:

    Structural scan: 

    • Determine the fetus left side and right side (situs)
    • Abdominal section: Gastric bubble (Lt), Descending aorta (D-Ao)(Lt), Inferior vena cava (IVC)(Rt)
    • Four Chamber view (4CV): Apical & Lateral 4CV
      • Measure Cardiothoracic area ratio (CTAR)
      • Cardiac axis (normal 35 – 65 degree)
      • Ventricles equal in size, check RV / LV wall motion
      • Use color flow mapping: 
        • Two AV-valve flow (evaluate the regurgitation)
        • Foramen ovale flow from right to left atrium
        • Check septal defects using Lateral 4CV (type III, IV VSD)
        • PV return to the LA (check both B-mode and color flow mapping)
        • RPV / LPV normal waveform
    • Left and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LVOT/RVOT)
      • No VSD (type II) on the outflow tract
      • Check the aortic riding (great vessel crossing)
      • Check the MPA and A-Ao flow (normal around 80-100 cm/s)
        • If > 120 cm/s, suspect PS or AS
    • Three vessel view (3VV), three vessel tracheal view (3VT)
      • MPA – Ao – SVC from left to right
      • Size of vessel diameter: MPA >= Ao > SVC (can measure diameter)
      • Aortic arch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trachea (left aortic arch)
      • Same direction flow and similar size of MPA and Ao into the D-Ao
    • Confirm the aortic arch and ductal arch view
      • Measure the aortic isthmus
        • The aortic isthmus diameter is almost equal to the estimated fetal weight (EFW)(kg)
        • EFW 1.5kg, isthmus 1.5 mm 
        • EFW 2.0Kg, isthmus 2.0 mm
        • EFW 2.5Kg, isthmus 2.5 mm
    • Check the Ductus venosus flow under the sagittal view


    Functional scan: 

    • Cardiothoracic area ratio (CTAR)
      • Normal range around 0.2 to 0.35
    • Tei index on the outflow tract
      • Formula: (ICT+IRT) ÷ ET
      • Normal range: Left ventricle: 0.35-0.53 ; Right ventricle : 0.35-0.43
    • Fractional shortening rate by M-mode
      • Formula: (End-diastolic VD – End-systolic VD) ÷ End-diastolic VD
        (VD = ventricular diameter)
      • Normal range: >0.28
    • + dp/dt in case with holosystolic TR or MR (Heart failure)
      • Formula:
        dp = pressure gradient from 0.5 m/s to 2.5 m/s = (2.5m/s x 2.5m/s x 4 – 0.5m/s x 0.5m/s x 4) = 24 mmHg;
        dt = measure the time(second) of TR/MR flow from 0.5 m/s to 2.5 m/s.
      • Normal range: > 900 mmHg/s
        • < 900 mmHg/s: abnormal heart contractility
        • < 400 mmHg/s: severe, poor heart contractility
    • Ventricular filling pattern
      • Normal: biphasic filling (E/A wave)
      • Abnormal: monophasic filling
    • Ductus venosus (DV) and umbilical vein (UV) waveform
      • Abnormal: DV with AEDV or REDV; UV with pulsations
    • Measure the Cardiovascular profile (CVP) (參見下表)

    Measure the Cardiovascular profile (CVP)


    最後,真的非常感謝川瀧元良醫師,他讓我感受到日本醫師的認真態度與職人精神,也感謝他的熱情教導。除了神奈川兒童醫療中心進修以外,他也藉由他的人脈,讓我參觀了東京大學附設醫院(松井彦郎、益田瞳、小澤由衣醫師)、國立成育醫療機構(金基成、小澤克典醫師)、東邦大學醫療中心(與田仁志醫師、增本健一醫師)、柿生產婦人科診所、FMF Japan - Tokyo Bay Makuhari診所(林伸彥醫師)。在國立成育醫療機構也剛好看到了一個胎兒胸水引流導管放置的胎兒治療。短短的五週日本進修所學甚豐,每位師長的教導至今都猶如在耳,希望能將所學到的知識造福台灣的孕婦,為台灣塑造更好的周產期環境。

    Read More
    • Share This:  
    •  Facebook

    2025年5-6月-3/5:【台兒知識庫】20250411第30次台兒胎兒心臟病季會: Tetralogy of Fallot with severe laryngomalacia and subglottic stenosis

     6月 05, 2025   

    台兒通訊 >> 2025年 >> 5-6月

    文/台兒診所 夏敬淇放射師


    圖(一)


    此位個案38歲G4P2,患有第二型糖血病,於妊娠23週在台兒診所進行中期胎兒結構篩檢(level 2 anatomical screening),發現VSD with overriding aorta(圖一),此外也發現較狹小的肺動脈伴隨順向的血流(圖二),是為典型的法洛氏四重症(Tetralogy of Fallot, TOF)的超音波特徵。


    圖(二)

    在妊娠24週,肺動脈瓣的尺寸較為狹小(z-score: -4.84),同時發現動脈導管(ductus arteriosus)的血流為雙向(bidirectional),然而後續於妊娠26週和30週追縱時,血流方向變為順向血流,同時脈動脈瓣的尺寸也有持續成長,於26週和30週的z-score分別為-2.80和-2.52。追蹤動脈導管血流方向是由於肺動脈如果過於狹小,出生後需要倚賴開放性動脈導管提供含氧血(PDA-dependent)。

    馬偕醫院田智瑋醫師報告,個案在馬偕醫院於39週3日自然生產,寶寶出生的Apgar score為9轉9,出生的X-ray顯示有右心室肥厚(圖三,Boot-shaped heart),心臟超音波顯示VSD(圖四),conal septum 因有anterior deviation而擠壓到肺動脈的位置,造成出口狹窄(圖五,星號),脈動脈的PG為18mmHg,血氧90%,故就直接出院,兩個月大時有cyanotic spell,平靜時88-93%,有時下降到70-75%,喝奶量減少和喝奶會喘,故住院檢查,心臟超音波顯示conal septum較為增厚(圖六,左圖),肺動脈更加狹窄,PG為73mmHg,MPA尺寸反而變小。


    圖(三)

    圖(四)


    圖(五)

    圖(六)

    馬偕醫院徐綱宏醫師報告,手術計劃原本規劃一次性全矯正手術,然後寶寶染上Covid-19,血氧降至20-30%,在插氣管內管時竟然花一個多小時才成功,然而還是無法恢復血氧,後來緊急做BT shunt。

    BT shunt術後6天拔除氣管內管之後,發現有stridor and suprasternal retraction,會診馬偕醫院耳鼻喉科李國林醫師,診斷出嚴重軟喉症(laryngomalacia)和聲門狹窄(subglottic stenosis),分別在三個月大和四個月大進行CO2 laser supraglottoplasty和tracheostomy。

    寶寶約兩個月大時進行全矯正手術,術前心臟超音波顯示肺動脈血流更少(圖七),脈動脈的PG升高為80mmHg,電腦斷層顯示conal septum變得更厚且往前靠(圖八),術後恢復狀況良好。


    圖(七)

    圖(八)


    Read More
    • Share This:  
    •  Facebook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Blog Archive

    • ▼  2025 (25)
      • ▼  7月 (7)
        • 2025年 7-8月(第100期)
        • 2025年7-8月-1/6:【台兒知識庫】20250320 台兒胎兒心臟病季會:Pulmonary ...
        • 2025年7-8月-2/6:【台兒知識庫】胎兒生發基質出血germinal matrix hemor...
        • 2025年7-8月-3/6:【台兒知識庫】胎兒腦部超音波大師 Ritsuko Pooh的職人精神
        • 2025年7-8月-4/6:【台兒知識庫】胎兒磁振造影(Fetal MRI)研修醫師培訓計劃結業心得
        • 2025年7-8月-5/6:【台兒見聞】胎兒醫學日新月異、台兒如何將診斷能力最大化並輕鬆應對:202...
        • 2025年7-8月-6/6:【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不只愛,還要懂」第一屆台兒集英 兒童與青少年教養...
      • ►  6月 (5)
        • 2025年 5-6月(第99期)
        • 2025年5-6月-1/5:【台兒知識庫】懷孕期中的卵巢腫瘤
        • 2025年5-6月-2/5:【台兒知識庫】日本神奈川兒童醫療中心 - 短期進修分享
        • 2025年5-6月-3/5:【台兒知識庫】20250411第30次台兒胎兒心臟病季會: Tetral...
      • ►  5月 (1)
      • ►  3月 (6)
      • ►  2月 (6)
    • ►  2024 (57)
      • ►  12月 (15)
      • ►  9月 (6)
      • ►  7月 (6)
      • ►  5月 (6)
      • ►  4月 (5)
      • ►  3月 (7)
      • ►  2月 (5)
      • ►  1月 (7)
    • ►  2023 (42)
      • ►  12月 (5)
      • ►  11月 (6)
      • ►  9月 (6)
      • ►  6月 (7)
      • ►  4月 (6)
      • ►  2月 (12)
    • ►  2022 (101)
      • ►  12月 (13)
      • ►  11月 (8)
      • ►  9月 (12)
      • ►  8月 (4)
      • ►  7月 (9)
      • ►  6月 (3)
      • ►  5月 (24)
      • ►  4月 (1)
      • ►  3月 (9)
      • ►  2月 (5)
      • ►  1月 (13)
    • ►  2021 (67)
      • ►  12月 (7)
      • ►  11月 (6)
      • ►  10月 (4)
      • ►  9月 (12)
      • ►  8月 (8)
      • ►  6月 (9)
      • ►  5月 (1)
      • ►  4月 (8)
      • ►  3月 (2)
      • ►  2月 (9)
      • ►  1月 (1)
    • ►  2020 (90)
      • ►  12月 (10)
      • ►  11月 (7)
      • ►  10月 (6)
      • ►  9月 (8)
      • ►  8月 (9)
      • ►  7月 (5)
      • ►  6月 (8)
      • ►  5月 (9)
      • ►  4月 (6)
      • ►  3月 (7)
      • ►  2月 (5)
      • ►  1月 (10)
    • ►  2019 (78)
      • ►  12月 (9)
      • ►  11月 (11)
      • ►  10月 (4)
      • ►  9月 (4)
      • ►  8月 (5)
      • ►  7月 (5)
      • ►  6月 (9)
      • ►  5月 (9)
      • ►  4月 (4)
      • ►  3月 (4)
      • ►  2月 (8)
      • ►  1月 (6)
    • ►  2018 (89)
      • ►  12月 (6)
      • ►  11月 (7)
      • ►  10月 (19)
      • ►  9月 (6)
      • ►  8月 (10)
      • ►  7月 (5)
      • ►  6月 (7)
      • ►  5月 (5)
      • ►  4月 (5)
      • ►  3月 (5)
      • ►  2月 (7)
      • ►  1月 (7)
    • ►  2017 (71)
      • ►  12月 (8)
      • ►  11月 (7)
      • ►  10月 (6)
      • ►  9月 (4)
      • ►  8月 (3)
      • ►  7月 (8)
      • ►  6月 (8)
      • ►  5月 (5)
      • ►  4月 (5)
      • ►  3月 (7)
      • ►  2月 (4)
      • ►  1月 (6)
    • ►  2016 (79)
      • ►  12月 (9)
      • ►  11月 (6)
      • ►  10月 (7)
      • ►  9月 (6)
      • ►  8月 (8)
      • ►  7月 (5)
      • ►  6月 (18)
      • ►  5月 (3)
      • ►  4月 (3)
      • ►  3月 (6)
      • ►  2月 (4)
      • ►  1月 (4)
    • ►  2015 (59)
      • ►  12月 (4)
      • ►  11月 (5)
      • ►  10月 (7)
      • ►  9月 (4)
      • ►  8月 (4)
      • ►  7月 (5)
      • ►  6月 (5)
      • ►  5月 (5)
      • ►  4月 (5)
      • ►  3月 (5)
      • ►  2月 (5)
      • ►  1月 (5)
    • ►  2014 (1)
      • ►  7月 (1)
    • ►  2013 (1)
      • ►  6月 (1)
    • ►  2012 (9)
      • ►  11月 (2)
      • ►  9月 (6)
      • ►  6月 (1)
    • ►  2010 (21)
      • ►  6月 (1)
      • ►  3月 (6)
      • ►  2月 (13)
      • ►  1月 (1)

    Popular Posts

    • 2022年3-4月-4/6:【台兒知識庫】掌握新生兒耳朵矯正黃金期 ─門諾耳朵矯正器介紹
      台兒通訊  >>   2022年   >>  3-4月 文/門諾醫院復健科 張雅鈞職能治療師  首先感謝台兒診所的邀稿,讓我有機會分享門諾醫院的耳朵矯正,希望透過這項技術,造福更多新生兒家庭。門諾醫院的第一例個案是一位兩個月大的女嬰-小柔,當初因為右耳形狀...
    • 臍帶動脈血流阻力--作者:張東曜醫師
      臍帶動脈血流阻力(PI)可以用來評估胎盤的功能。如果阻力增加,表示胎盤的功能可能不佳,常見於子癲前症、羊水不足、或子宮內生長受限(IUGR)的胎兒。 下圖是妊娠29週雙胞胎,其中一個胎兒(生長受限者)的臍帶動脈血流波型。僅見收縮期波型(波峰),舒張期的波型已經消失,我們稱之為AE...

    訂閱台兒通訊電子報

    訂閱台兒通訊電子報

    * indicates required

    搜尋此網誌

    技術提供:Blogger.

    標籤

    • 『慘』科OB會 (35)
    • 子癲前症 (2)
    • 中期胎檢補助方案 (2)
    • 王羿婷 (5)
    • 北區胎兒影像學季會 (1)
    • 台日友好-日空下 (5)
    • 台兒「川瀧塾」 (3)
    • 台兒知識庫 (52)
    • 台兒研究 (2)
    • 台兒胎兒醫學工作坊 (24)
    • 台兒個案分享 (1)
    • 台兒通訊 (130)
    • 台兒通訊 2015年 (1)
    • 台兒通訊 2017.09月 (1)
    • 台兒通訊2017 (23)
    • 台兒通訊2017.09月 (2)
    • 台兒通訊2017.10月 (3)
    • 台兒通訊2017.11月 (4)
    • 台兒通訊2017.12月 (2)
    • 台兒通訊2018一月 (3)
    • 台兒新聞報 (1)
    • 台兒case library (2)
    • 台灣胎兒影像學工作小組 (5)
    • 台灣癲癇妊娠登錄系統 (2)
    • 台灣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與品管系統 (20)
    • 未分類 (3)
    • 先天性心臟病 (1)
    • 伴心日記 (4)
    • 吳佩臻 (1)
    • 妊娠糖尿病 (1)
    • 赤匠知心 (8)
    • 林永傑醫師 (10)
    • 拯救胎兒計畫 (1)
    • 星蹤之愛 (10)
    • 胎兒唇顎裂產前到產後照護認証課程 (3)
    • 胎兒熱線 (3)
    • 胎兒醫學 (34)
    • 唇顎裂 (10)
    • 脊柱裂 (1)
    • 脊柱裂兒治療團隊 (1)
    • 第15屆 (7)
    • 第二屆神奈川STIC Conference (1)
    • 第十二屆台兒胎兒醫學工作坊 (1)
    • 第六屆STIC (4)
    • 第四屆STIC (1)
    • 陳國鼎醫師 (10)
    • 植入性胎盤 (2)
    • 遠距視訊教學平台 (16)
    • 藍中基醫師與我 (3)
    • DDH (1)
    • ERIC WORKSHOP (1)
    • MRI (2)
    • STIC (2)
    • TFIG (13)

    檢舉濫用情形

    網頁

    • 首頁

    2025年 7-8月(第100期)

      台兒通訊  >>   2025年   落花 春光冉冉歸何處,更向花前把一杯。 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唐.嚴惲) The fallen flower The spring time passes slowly and where does the spr...

    Copyright © 台兒胎兒醫學電子報 | Powered by Blogger
    Design by Hardeep Asrani | Blogger Theme by NewBloggerThemes.com | Distributed By Gooyaabi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