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31
2019/12/18
2019/12/10
2019/12/09
2019/12/04
2019/11/21
[20191123-24 第十一屆台兒胎兒醫學工作坊 ] 交通資訊
序言 課程表 講師介紹 課程講義
交通資訊 課程照片 學員回饋 我要報名🙋
➔➔➔➔➔➔➔➔➔➔➔➔➔➔➔➔➔➔➔➔➔➔➔➔➔➔➔➔➔➔➔交通資訊
會場位置:三軍總醫院第一演講廳
〈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二段325號B1〉
🚌 搭乘公車來的朋友:
1. 入內湖院區公車:聯營28、214、240、278、284、521、617、645、646、903、棕1、藍20、藍27。
2. 內湖院區周邊公車:指南6、256、286、613、630、652、棕9、小3、台汽客運基隆-石牌線(請於「國防醫學中心」下車,步行約十分鐘)。
捷運板南線「昆陽站」下車,可於4號出口搭乘免費接駁車*。「南港站」下車,於1號或2號出口對向公車站牌,搭乘免費接駁車*。
🚘 火車來的朋友:
松山火車站:於松山後火車站松山慈祐宮前可搭乘免費接駁車*。
- Share This:
[20191123-24 第十一屆台兒胎兒醫學工作坊 ] 序言
2019/08/04
張東曜醫師
今年台兒胎兒醫學工作坊有兩個主軸,其一是『超越』,其二是『整合』。
胎兒醫學做為周產期醫學的第一線,首要任務是孕母和胎兒的風險管理。台兒以胎兒超音波見長,搭配合作實驗室良好的品質管理,並堅持採用符合世界潮流最佳的篩檢流程,讓台兒同仁得以精準管理孕母和胎兒的風險,深受同業和孕媽的肯定。主題之一是『超越』。今年要挑戰長久以來胎兒心臟超音波的盲區。這些年來,胎兒心臟超音波的進步,可以用飛躍來形容。記得也不過3年前,我和施景中醫師才在超音波醫學2016年7月的第三次學術研究會,一位講全肺靜脈回流異常,一位講主動脈弓狹窄,試著去解這兩個長久以來胎兒心臟超音波篩檢流程中阿其里斯腱。但這三年來,對我來說,這兩個題目好像也不再那麼有挑戰性了。因此,今年我們試著要跳出胎兒心臟結構的篩檢,直接單挑胎兒心臟功能的評估。
主題之二是『整合』。胎兒醫學迷人之處,其一在跨科別和跨領域的合作。有了『精準』的產前診斷,我們就能更有信心地和產後各相關科別進行跨科別的合作,直接把治療計劃拉到產前來做,讓產前和產後無縫接軌,也讓諸多和台兒合作的產科醫師,更能安心地把心力放在孕媽的身上。也因為跨科別的合作,孕媽和胎兒都能得到最專業的照顧。因此,我們要報告台兒和各科專家合作的胎兒影像學團隊、胎兒心臟病團隊、胎兒唇顎裂團隊、和新生兒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團隊的工作成果。
『整合』的另一個重點,在第一孕期各項篩檢的整合。由於胎兒超音波篩檢在知識上和技術上不斷地進步,使我們更有能力在第一孕期時即發現各種胎兒結構、胎盤、或子宮頸的異常,比如妊娠14週時,甚至可能提前到10週之前。整整比多數同業和孕媽所熟知的22週胎兒超音波結構篩檢提早了兩個月,甚至更多。因此,有效率地整合第一孕期的各種篩檢,並選用最好的數學模型,才能讓孕媽得到最有效率的照顧。台兒會藉這個機會分享我們的經驗,並提出我們的見解。
另外,我要特別介紹2019年初召集幾位同道成立的『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我希望從教育訓練著手,把胎兒醫學的制度進一步地落實,讓胎兒醫學成為廣被承認的婦產科次專科,也希望還有餘力可以整理和發表本土和胎兒醫學相關的數據,讓孕程風險的管理更為確實。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三總婦產部部長張正昌醫師和產科主任林啟康醫師,共同促成了這一次的合作,也一起邀請到了三位國際知名的小兒心臟科醫師(美國的Mark Sklansky醫師、日本的川瀧元良醫師、日本的金基成醫師)來台講學,為此次的活動增添光彩。
今年(2019)11月23-24日,請來三總和我們一起『超越』、一起『整合』。
- Share This:
2019/11/19
縱使上天讓我們遭遇不幸,我們也會堅強走下去🤱
文/台灣胎兒醫學網 蔡雅薇記者
2019.11.12
一位孕媽咪在做常規胎檢時,發現腹中寶貝有「左側唇顎裂」,他們是怎麼來面對這一切?
我們先來看這位媽咪寫給台兒的信:
『雖然已過了9個月,但每當回憶起產檢剛得知寶寶應有唇顎裂時,刺骨般的錐心,縱使現在是幸福的,但當時難過的感受,仍記憶猶新。
記得第一天得知後,回家就立刻上網找尋相關資訊,找了一夜,幾乎沒睡。我也諮詢了不只一間的婦產科醫院,但當時取得的資訊仍然太少太少了,少到我無法判斷,手足無措,不知未來該如何是好,我不知道該怎麼面對,該如何處理對肚子裡的寶寶才是最好的。
還好我們一家很幸運的,從唇顎裂寶寶的臉書社團得知台兒診所有開立專屬唇顎裂胎兒的門診, 並透過台兒診所醫療團隊的協助,順利諮詢到了唇顎裂手術的權威醫生。
感謝台兒診所讓我知道肚中寶寶唇顎裂的程度,讓我跟先生對未來可能面臨的狀況,提前規劃與準備。台兒診所醫療團隊針對胎兒的超音波檢查是超級專業,且醫療團隊服務親切。
雖然我們家與寶寶遭遇不幸,但能遇上如此佛心又專業醫療團隊的我們,卻又是如此幸運!
進一步了解,原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及一群佛心醫術不斷精進幫助唇顎裂寶寶的醫生及醫療團隊。台灣有著世界排名前段班頂尖的唇顎裂手術醫療團隊,專業與技術,治療效果無庸置疑。
現在,我的寶寶出生了,好開心他選擇了我跟先生,好開心他來當我們的寶貝。
雖然手術治療過程是非常辛苦的,我們也仍在面對。但我們一家會勇敢,我們一家也會團結,我們不會辜負上天送給我們的這份禮物。
我跟先生會好好守護著我們的寶貝,陪著他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只要一家人同心協力。
我們,會越來越好的。』
還記得孕媽咪先是在別間婦產科診所被告知,胎兒似乎有唇顎裂,在曲折的經過後,她抱持著不安的心情來到台兒看「胎兒唇顎裂聯合門診」,緊張地詢問多位醫師這幾天來的疑問。
為什麼會得到?以後會自己好嗎?裂縫很大嗎?出生後就立刻動手術嗎?要動幾次呢?會有其他問題嗎?以後語言學習會有障礙嗎?未來的路上會被別人欺負嗎?......
這些問題在專長胎兒醫學的婦產科醫師楊子逸、台北醫學⼤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陳國鼎醫師、放射師蘇婉婷、放射師李佳恆以及個管師王儒萱的「台兒顱顏畸形工作小組」協助下,向孕媽咪及家屬詳細說明疾病資訊及未來治療程序,並擬定完整的生產與治療計劃。
這封信,匯集了產前被診斷出有唇顎裂寶寶的媽咪們心情。從剛開始的不安,到台兒進行產前診斷及諮詢,再來規劃產後的治療及照顧,最後順利地完成唇顎裂手術。一封信不足以代表媽媽及寶寶們的艱辛路程,但台兒相信,只要在產前有專業的診斷及規劃,唇顎裂寶寶及家屬們會在充足的準備下,更加的積極且正向面對未來。
- Share This:
2019/11/08
海外媽媽來台胎檢 揪出地中海型貧血重症寶寶
特約記者/吳倩慧
母帶因 胎兒遺傳重度地中海型貧血基因
婦人之前產檢正常,來台就醫時懷孕21週多,本次超音波胎檢卻發現胎兒有心臟擴大併心肌肥厚及輕微心包膜積水,台兒診所林丹薇醫師指出,由於孕婦表示自己是地中海型貧血帶因,先生也有貧血,林醫師敏感懷疑胎兒可能有地中海型貧血等血液方面問題,胎兒才會心臟擴大併發水腫,建議進一步遺傳診斷。後續照會遺傳專科醫師,並經羊膜穿刺取樣,報告證實胎兒罹有重度甲型地中海型貧血。經遺傳諮詢後,個案選擇終止妊娠。
懷孕12週內產檢抽血 有機會發現地中海型貧血
地中海型貧血是一種隱性遺傳的溶血性貧血症,國人帶因率約6%,在台灣是產檢血液常規檢查項目。臨床若孕婦在第一次產檢(約懷孕10、11週)抽血發現「平均紅血球體積(MCV)」較小(≦80 fl),會安排先生抽血檢查,如果先生MCV同樣小於等於80 fl,懷疑夫妻可能有貧血基因時,會再鑑別雙方是單純的缺鐵性貧血或地中海型貧血。檢查後如夫妻為同型地中海型貧血帶因者,胎兒將有1/4機會正常,1/2成為帶因者,1/4發展成重度地中海型貧血。林丹薇醫師解釋,如果孕婦MCV異常,先生後續也配合篩檢,相較個案22週第二孕期才確診,其實第一孕期就有機會及早診斷,家庭能早一些做出選擇。
14週前早期胎檢 提前篩出70%妊娠中期胎兒異常
民眾熟悉的一般產檢著重掌握來自母體的妊娠風險,胎兒發育和結構則主要仰賴妊娠20至24週進行的胎兒超音波(或稱高層次超音波)。專注胎檢領域的台兒診所張東曜院長強調,如能提早於11至14週胎兒器官已初步成形時就接受「早期胎檢」,不僅幫助家屬提前認識新成員,發現異常也能儘早提供相對應的治療與照護策略。目前早期胎檢已可篩檢出70%一般要到妊娠中期才被揪出的胎兒異常,也就是提前在14週左右,便可對母胎健康有基本預測和掌握。
早期胎檢能規避風險 也能爭取寶貴醫療應變時間
隨胎兒影像技術的成熟和對預防醫學的重視,早期胎檢分為以下兩階段:(1)11週以胎兒頸部透明帶為主的評估及(2)14週的胎兒結構篩檢。胎兒頸部透明帶不僅能評估唐氏症及其他重大染色體異常風險,也能初步篩檢結構問題;而專精胎兒影像技術的醫師或放射師在胎兒結構篩檢中,有機會早期診斷更細部的結構異常,如先天性心臟病,為孕婦、胎兒及醫療團隊爭取更多反應時間與事前準備,無需等到妊娠中期確診才介入處置!
早期胎檢做好做滿 遺傳疾病不落勾
地中海型貧血是台灣產前篩檢的重點項目,所有孕婦都應確實執行,重症地中海型貧血胎兒可能在第一孕期超音波篩檢即有異常表現,因此全面落實早期超音波胎檢可以雙重把關,避免遺憾。「早,尚好!」超音波胎檢不必等到22週,11至14週就可進行早期胎檢,為自己和寶寶預約安心、放心的孕期,超音波做好做滿就對了!
- Share This:
中期胎兒結構篩檢 TGA 寶寶獲一線生機
特約記者/孫浩玫
很多媽媽在生產後第一時間都會問醫師:「寶寶是不是健康?」、「手腳是不是健全?」是的,寶寶的健康,絕對是父母親最關切的一件事情,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寶寶的健康已經不是從出生後才能知曉而被關注,而是在母親腹中,藉由胎檢就能提早發現異常,進而從孕程管理中得到詳細的諮詢、並規劃後續治療。
今年8月初,一位從事護理工作的孕媽咪,來到台兒診所做妊娠中期的胎兒結構篩檢。由於遇到颱風而延後檢查時間,因此媽媽篩檢時間已經懷孕25週,檢查過程中,卻因為寶寶的姿勢不良,使得部分檢查未能完成,但胎檢醫師已經發現寶寶的心臟似乎有異常。於是,就和媽媽預約第二次的篩檢時間,並且會同小兒心臟科醫師一同會診。就在第二次的胎檢中,確診腹中寶寶罹患了先天性心臟疾病――大動脈轉位(Transposition of Great Arteries, TGA)。
整合式胎檢提升有效照顧
這位媽媽因為有護理師專業背景,所以主動尋求專業的胎檢診所進行中期胎兒結構篩檢。台兒診所張東曜醫師表示,一般孕婦最重視妊娠中期(20-24週)胎檢,因為這個階段胎兒的許多結構器官皆已成形,且胎兒的大小在子宮內不至於過度擁擠以致檢查困難。但是,隨著胎兒超音波篩檢在知識與和技術不斷進步,目前我們已有能力在第一孕期時,就能發現各種胎兒結構異常。就先天性心臟病來說,可以提前至懷孕第12-14週做早期的胎兒結構篩檢,即有機會診斷出某些複雜型先天性心臟病。
在胎兒醫學中,『整合』是很重要的概念。若能在早期胎檢中檢查出異常,再經小兒科醫師確認,便可轉介給相關科別的專科醫師,以規畫後續的追蹤計畫,提供具體的孕程管理,有效提升對於母親與胎兒的照顧。
醫病共同決策與多學科專家會議讓胎兒出生前即有完整的規劃
張醫師說,在確診寶寶患有大血管轉位的先天性心臟病後,台兒便安排了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護理師,來陪伴媽媽進行後續的孕程管理規劃。在與台兒胎檢主治醫師及小兒心臟科醫師會談後,媽媽已經了解寶寶的心臟疾病與出生後需要手術治療,接著我們聯絡了馬偕小兒心臟外科張重義醫師,並陪同媽媽一同前往諮詢門診,給予專業的評估與建議。經過幾番思考,媽媽決定還是要生下寶寶,目前正由台兒診所為媽媽規劃孕程管理,持續追蹤,在之後每次的追蹤門診中,都會安排小兒心臟專科醫師一同看診,並且會在產前作一次大會診,包括台兒的胎檢團隊以及產後即將照顧寶寶的小兒心臟內外科團隊都會共同參與,安排後續生產及寶寶出生後的手術安排,提供周產期的完整照護。
台兒小兒心臟科池宛玲醫師表示,就罹患大動脈轉位的胎兒來說,在母體內還暫時沒有生命危險,但是在出生之後,就需要給予特殊藥物治療,並且進行手術治療,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目前台灣專精先天性心臟病的小兒心臟科醫師不到200位,能夠執行先天性心臟病手術的小兒心臟外科醫師更是鳳毛麟角。但這位護理師媽媽因為胎檢,讓寶寶在出生前就能獲得專業的診斷追蹤,並可以選擇適合的醫療院所生產,且在出生第一時間就能得到適當且專業的治療,這正是胎檢體現的價值所在,更是我們一直努力耕耘的方向。
周產期資源中心提供完整支援系統
近年來,胎兒醫學學界裡有人喊出「The fetus as a patient」的口號,強調的就是胎兒即使在母體內,已然是一個獨立個體。由於產前診斷技術進步神速,醫界也逐漸發展出在子宮內診斷、甚至治療胎兒疾病的能力。胎兒疾病的診斷能力已然成為目前產科學發展的重要課題,而在這發展過程中,胎檢更顯關鍵。
張東曜醫師認為,透過胎檢提供精準的產前診斷,還需要跨科別與跨領域的合作,才能提供孕媽咪和胎兒最完整的醫療照護。台兒成立的「周產期資源中心」,便是希望能利用這個平台,爭取各專科醫師的合作,直接把胎兒治療計畫拉到產前來做,讓產前和產後無縫接軌,協助孕媽咪們能有更多資源照顧有特殊需求的新生兒;同時,也讓和台兒合作的產科醫師,更能安心地把心力放在孕媽咪的身上。「周產期資源中心」也期待與各產後護理之家合作,成為更完整的支援平台,讓孕媽咪和胎兒從產前到產後都能獲得最專業與妥適的照顧。
@延伸閱讀
1.「小小心世界」大動脈轉位介紹: http://chdchildren.weebly.com/2282334880316493668120301.html
2.我想跟胎兒心臟病孕爸媽講的話(張東曜醫師Blog):http://tychangmd.blogspot.com/2018/12/blog-post_18.html
- Share This:
2019/11/07
2019.11月-2/3:病例討論會&培訓課程 後記
台兒通訊 >> 2019年 >> 十一月 >> 病例討論會&培訓課程 後記
文 / 孫碧遠
#北區胎兒影像學第二十六次季會 &
#台兒胎兒心臟病工作小組第九次季會 &
#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 第二次胎兒超音波培訓課程
大家有把上面的題目(共51字)唸完嗎?XD
一個秋高氣爽的週六,除了適合郊遊,
還可以選擇來台兒參加病例討論會&超音波培訓課程,交流一下知識~
上午8:30,首先開場的是『北區胎兒影像學第二十六次季會』。
由台北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與台兒診所共同創立的『胎兒影像學工作小組(TFIG)』,已經邁入第四年了。雙方轉介個案、分別在磁振造影及超音波的領域上,致力於胎兒影像學診斷的研究。並且在每季的例會上,將近期最經典、精彩的個案提出來,讓雙方所有人馬參與討論。
圖一:台兒陳彥妮醫師報告產前超音波發現
圖二:北榮余思賢醫師報告產前MRI發現
這次的與會者,有北榮放射線部的郭萬祐醫師、李函叡醫師、以及余思賢醫師。台兒方面則是全體醫師、放射師出動參與,並由周昱青醫師與夏敬淇放射師主持。依照慣例,首先由台兒的醫師、放射師說明個案病史及超音波的影像發現,接下來再由北榮的李醫師及余醫師解說磁振造影的影像發現。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所討論的除了現在進行式的個案,也將一些之前有討論過、且較特別case的產後狀況提出來,供大家與產前的影像發現、診斷相互對照,並藉此討論如何能夠在影像診斷的技術上、以及對家屬的諮詢上取得更多進步的空間。
上午9:30,緊接著舉行的是『台兒胎兒心臟病工作小組第九次季會』。
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一,也是在台兒時常會遇到的一種胎兒異常。由於先天性心臟病的種類、分型十分複雜,除了產前診斷需要下功夫之外,產後的治療、甚至在整個周產期對媽媽和孩子的關懷照顧,也是需要各專科團隊成員同心協力的事。因此台兒與台北馬偕小兒心臟科共同合作、成立『胎兒心臟病工作小組』,讓先天性心臟病的個案從產前診斷到產後治療可以無縫接軌。
圖三:台兒林芷涵放射師報告產前胎兒心臟超音波發現
圖四:馬偕呂馨詠醫師報告產後新生兒情形
本次『胎兒心臟病工作小組季會』中分別討論了『雙主動脈弓合併左側動脈弓發育不良』以及『心室中隔缺損(VSD)』的case。首先由台兒的林芷涵、温姿敏放射師分享產前的影像發現及追蹤過程,接下來由馬偕小兒心臟科呂馨詠醫師,分享個案產後的治療及追蹤狀況。
特別的是,相對於前面較複雜類型的心臟病,其實大家對單純VSD的個案反而感觸良多,台兒小兒心臟科池宛玲醫師說:『比起大型VSD通常會合併較複雜的心臟病,小型且單純的VSD,相對來說,其實診斷上反而十分困難。但是,即使是一個小的VSD,對家屬來說還是一個很大的衝擊,所以我們還是要想辦法精進我們的診斷技術。』而馬偕小兒心臟外科張重義醫師也藉此分享一些在門診和臨床上的診斷技巧,以及與家屬解釋病況時的癥結點,讓大家受益良多。
在短短十分鐘休息換場後,上午10:30,由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舉辦的『第二次超音波培訓課程』隆重開課。由於上一期舉辦的超音波培訓初階班獲得好評、眾多學員敲碗續集,因此台兒選在今天舉行第二次的課程,讓學員們可以參與前面兩個季例會,了解胎兒醫學診斷及運用的現在進行式。
這次的超音波培訓課程,將重點放在胎兒超音波最複雜、且與存活率關係最深的心臟及腦部兩個部分。先由池宛玲醫師及温姿敏放射師負責解說胎兒心臟的課程,再由林丹薇醫師及張婉婷放射師講解胎兒腦部的課程。
心臟課程一開始,池醫師便以字母、造句、作文的關係,比喻今天胎兒心臟專題的學習層次,讓大家從看胎兒心臟時最基本的角度、血管、血流方向等了解診斷的訣竅及方向,期讓學員能『第一次看先性心臟病就上手』,並提高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率。講解完先天性心臟病診斷的大方向及概要後,接著由温姿敏放射師以台兒實際個案的超音波影像,講解常見的天性心臟病類型,讓各位學員可以趁機即席重溫池醫師上一堂的診斷概論,深化知識的吸收。
圖五:台兒小兒心臟池宛玲醫師與大家分享如何第一次看胎兒心臟病就上手
圖六:台兒林丹薇醫師報告常見胎兒顱部異常
胎兒腦部專題的部分,首先由林丹薇醫師由形狀的角度切入談常見胎兒顱部異常。林醫師根據個人的臨床診斷經驗,將顱部異常分為『水果(形狀)型』、『顱縫早閉型』、『骨骼異常型』三種類型,並搭配大量的圖片說明,讓學員容易吸收理解。林醫師也鼓勵學員能夠在累積經驗後,能內化出一套自己辨別及分類胎兒異常的方式。接著,由張婉婷放射師談胎兒顱部的測量方式。張婉婷放射師將大量的論文與超音波實務結合,簡明扼要地將胎兒顱部測量的重點一一呈現,並且提到:『在測量胎兒顱部時,同時也要注意孕婦個人病史、胎兒預產期校正、以及顱部與其他部位測量值的比例是否正常,從整體性的角度為個案進行篩檢。』
這次台兒在一個上午緊鑼密鼓地辦了兩場病例討論會加一場培訓課程,感謝各位成員不辭辛勞的參與,希望大家都收穫滿滿!
下次會議時間預計在2020年2月8日,歡迎大家追蹤台兒粉絲專頁(臉書搜尋:「台兒診所」),我們都會公告活動消息唷!
- Share This:
2019.11月-1/3: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台灣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與品管系統開放資料
台兒通訊 >> 2019年 >> 十一月 >> 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台灣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與品管系統開放資料
中文版公開資料: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y90Mf_TydOiIhCRg1Hs_zZSrqfSM7pU8k_87XXPtNo0/edit#gid=828319136
英文版公開資料: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kCtPcJXNh10YSXuzat8FFhED1hWPkEzi4OTUp7x_1ZI/edit#gid=828319136
文/台兒研究員 宋展毓
- 什麼是開放資料?
所謂的開放資料簡單來說,就是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下載及使用,我們可以在網路上找到許多開放資料的解釋,但是目前對於開放資料並沒有統一的定義,基本上開放資料主要應用的領域,如醫學、財經、氣候、犯罪和房價等等,通常都來自於私人企業或是公家機關的管理之下。
- 為什麼需要開放資料?在這科技不斷進步的社會中,若我們可以將充分的資訊與有用的資料分享給不同的研究者,讓彼此可以透過先進的科技技術分析資料來增加彼此合作的機會,一同提升研究價值,並產出更好的服務品質,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想要創造一個可以與其他研究者分享數據的開放平台,使資料能有效地流通給有需要的人,共同提升台灣醫學研究價值。其中資料數據已皆去除個資連結,無任何侵犯隱私之虞。
- 「台灣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與品管系統」開放資料的內容有什麼?
本系統由林口長庚小兒骨科張嘉獻醫師、台安醫院陳慧文醫師與台兒診所張東曜醫師共同於2015年成立。系統除定期舉辦教育訓練課程,另亦收集多院所新生兒髖關節篩檢資料進行品質管理與數據分析。在進入資料預覽前,本資料內容包含的首先是對於資料的描述、大小、欄位說明、檔案輸出格式、原始發佈時間、最新更新時間、更新頻率以及資料管理者的聯絡方式。如圖一,為DDH開放資料進入的初始畫面,左側為DDH開放資料的簡易描述,右側則為資料的基本設定與內容:
圖一:DDH開放平台初始畫面
第二個分頁則是資料欄位的編碼簿,在每個欄位中不同的代號或是字元分別代表的是什麼意義。剩下的分頁就是資料預覽,挑選符合研究者需求的資料後即可下載,如圖二與圖三。
圖二:編碼簿(codebook)
圖三:一月的DDH資料
我們除了提供資料下載,還有提供簡易的視覺化散佈圖供讀者參考,在下載資料前可以先觀察右髖與左髖角度的分佈圖,讓研究者先進行初步地與不同月份或是與自行擁有的資料進行比較,最後再決定是否要下載此筆資料。如圖四為一月份在不同分類下右髖與左髖的alpha與beta角度的散佈圖。
圖四:一月份在不同分類下右髖與左髖的alpha與beta角度的散佈圖
資料來源:
1. 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
2. 台灣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與品管系統
中文版公開資料: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y90Mf_TydOiIhCRg1Hs_zZSrqfSM7pU8k_87XXPtNo0/edit#gid=828319136
英文版公開資料: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kCtPcJXNh10YSXuzat8FFhED1hWPkEzi4OTUp7x_1ZI/edit#gid=828319136
參考資料:
政府開放平台。 Available from https://data.gov.tw.
臺北市資料大平台。 Available from https://data.taipei/#/.
Wikipedia, Open Data。 Available from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開放資料
- Share This:
2019.11月(59期)
台兒通訊 >> 2019年 >> 十一月
2019年 十一月(第59期)
台兒研究員 宋展毓(閱讀全文)
(2)病例討論會&培訓課程 後記 / 台兒文編 孫碧遠(閱讀全文)
2019年 十一月(第59期)
星戴環佩月戴璫,一夜秋寒掩洞房。莫道橫塘秋露冷,殘荷猶自蓋鴛鴦。(蘇曼殊)
The stars wear rings and the moon wears an earring.The autumnal coolness of a whole night covers the lily leaf which is a bird's bridal chamber.Please don't say that the autumnal dew of this pond is cold .The broken lily leaf still can cover this pair of mandarin ducks.(Su ManZhu)
陳持平 / 壓克力顏料 / 72.5 x 60.5公分 20F畫布 / 2019年
Chih-Ping Chen / 72.5 x 60.5cm 20F canvas / Acrylic paint / 2019
The stars wear rings and the moon wears an earring.The autumnal coolness of a whole night covers the lily leaf which is a bird's bridal chamber.Please don't say that the autumnal dew of this pond is cold .The broken lily leaf still can cover this pair of mandarin ducks.(Su ManZhu)
陳持平 / 壓克力顏料 / 72.5 x 60.5公分 20F畫布 / 2019年
Chih-Ping Chen / 72.5 x 60.5cm 20F canvas / Acrylic paint / 2019
文章目錄
(1)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台灣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與品管系統開放資料 /台兒研究員 宋展毓(閱讀全文)
(2)病例討論會&培訓課程 後記 / 台兒文編 孫碧遠(閱讀全文)
- Share This:
20191026 第32次『慘』科OB會後記
文 / 台兒李怡盈放射師
2019/11
本次討論會共17位臨床工作者參加,有兩個講題,由台兒夏敬淇放射師與彰基吳琬如醫師分別報告「Aqueductal stenosis」及「Autosomal recessive renal tubular dysgenesis(ARRTD)」。
Aqueductal stenosis在腦室擴大與水腦的個案中約佔1/5,要確實鑑別診斷需從學習辨認大腦導水管開始。
夏敬淇放射師帶聽眾從產前容易取得的切面入手,從正常影像解說到異常,比較超音波與MRI影像,在指標性的雙側側腦室及第三腦室擴大外補充其他可能的觀察發現 Aqueductal stenosis的預後差異甚大,腦室擴大的進展過程也各不相同。若第二孕期即出現嚴重腦室擴大,必須把大腦導水管缺失納入考量,也須特別留意是否有其他腦部結構異常。
腦室擴大速度與預後有關。晚期發生的腦室擴大有時進展迅速,對腦部實質的損害較明顯,建議每週追蹤,掌握介入的時間點。
吳琬如醫師分享的Renal tubular dysgenesis 大多與基因異常相關,嚴重的TTTS或孕婦免疫疾病、藥物使用也可能影響。
這些個案相當特別。胎兒的羊水通常在妊娠20-22週之後減少,腎臟可能比平均稍大、回音性略高,結構不一定有明顯異常。在提及合併顱型異常案例的文獻之外,產前尚無歸納出其他特殊結構表現,需藉遺傳診斷或病理檢查得到結論。 因此,當發現羊水少,但腎臟無明顯異常的個案時,Renal tubular dysgenesis可能是滿重要的鑑別診斷方向。
本次兩個題目都相當有趣。不管腦室擴大或羊水減少都是相對容易被篩檢出的異常,但後續鑑別診斷與追蹤計畫都還有許多可再深入的空間。今天的討論指出了不少新的思考方向,讓臨床策略有機會更細緻周全。
下次OB會訂於11/30星期六,上午七點半,歡迎大家報名參加或提供講題唷!
- Share This:
2019/10/22
2019.11月-3/3:20190928 第31次『慘』科OB會後記
2019/10
台兒資深放射師 / 李怡盈
第31次『慘』科OB會合照
談起胎兒胸部異常,最容易聯想到的非CPAM(congenital pulmonary airway malformation)與BPS(Bronchopulmonary sequestration)莫屬,而這些異常則可以Congenital thoracic malformation(CTM)概括。
關於CTM,鑑別診斷我們可以或需要做到多詳細?除了常用的CVR之外,還有其他能幫助我們評估預後的參數嗎?多久安排一次追蹤才合理?有辦法進行產前治療嗎?台兒吳佩臻醫師藉由台兒嚴重個案一例,替我們做了十分詳細的文獻回顧。
吳醫師複習了常見肺部病兆的成因並比較不同文獻提出的分類方式,從發生原因說明病兆後續變化的機制,間接說明鑑別診斷的重要。有了明確的診斷,才能做到細緻且完整的產前諮詢。
提及BPS時,吳醫師比較各種診斷工具偵測feeding vessel的表現差異,更以靜脈回流的來源進一步區分extralobar與intraobar兩種BPS。Extralobar type與產前胎兒水腫較為相關,CVR建議的cut off value也較CPAM來得嚴格。如果能及早鑑別,對於諮詢與後續的追蹤計畫都相當有幫助。而在CVR之外,Mass to Thorax ratio(MTR)與CardioMediastinal shift angle(CMSA)都是有助於在追蹤過程中量化腫塊變化的有用參數。
多數CTM在產前可能縮小甚至消失,針對進展到胎兒水腫的嚴重個案,目前文獻上主要提及雷射手術和類固醇的使用。雷射手術技術門檻較高,現階段可能還未普及,類固醇治療雖未有明確共識,我們仍可參考現有案例,斟酌時機介入處置。
吳醫師整理的資料涵蓋產前與產後領域,讀產前資料能明白病兆特徵與鑑別方向,產後文獻能幫助我們將產前診斷做得更細緻。從產後角度回推才能明白產前的死角,透過這次的演講,除了知識的獲取外,也能從吳醫師整理文獻的思維學習到許多。
- Share This:
2019/10/09
2019.10月-2/3:[台兒共筆4] 胎兒影像學診斷(2):全身系統病例精選(2015-2018)
睽違3年,第二本胎兒影像學診斷病例精選終於在團隊的努力下完成啦!
感謝大家對於第一本([台兒共筆1]胎兒影像學診斷:中樞神經系統病例精選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6998 / ISBN:9789865666859)小書的支持,也讓我們更有動力持續搜集經典個案整理成冊。
本書已進入最後校稿階段,此次主要以電子書形式販售(預計2019年12月1日於Kindle上架)。另外,我們亦會提供隨選列印的服務(紙本, Print on Demand ),歡迎有興趣者聯絡台兒 孫翊庭小姐 (02)2586-7873#33 / mail: yiting.sun@fetalmedicine.tw
《胎兒影像學診斷(2):全身系統病例精選(2015-2018)》序
台兒張東曜醫師
2019/09/22
『北區胎兒影像學季會』源起於2013年春,台兒和台北榮總放射部郭萬祐醫師的團隊開始固定每季定期聚會,以回顧這一季以來胎兒磁振造影的病例,並交換心得。每一次的聚會也都會向相關醫學會申請繼續教育學分,並廣為宣傳,以期和同業分享。
2015年時,我和郭萬祐醫師召集了兩方參與季會的年輕醫師和放射師,選定了21個富有教學價值的病例,委由台灣愛思唯爾(Elsevier)出版了『胎兒影像學診斷_中樞神經系統病例精選2013-2014』這本書,做為兩方團隊對這一段歷史的交代。
寫序的同時,『北區胎兒影像學季會』的固定集會已經超過六年了,兩方在胎兒影像學的領域都有很多的心得。經過一年多的編輯和不斷地的修改,我們終於要出病例精選的第二版了。這一次我們決定選用電子書和隨選列印(POD, print on demand)的方式,以回應這個時代個人出版和電子書的潮流。
一個持續六年的季會也算是『高壽』了,六年的時間,足夠一個醫學系畢業生做完住院醫師和次專科的訓練。我和郭萬祐醫師樂見年輕人出頭,目前每次的季會,台兒方面都由周昱青醫師帶領多位放射師同仁統籌,北榮方面則由沈書慧醫師、李函叡醫師、余思賢醫師對口,而病例精選的第二版則由台兒周昱青醫師和夏敬淇放射師擔任執行編輯,並由相關醫師、放射師完成修改和校對的工作。
伴隨著常規的公開季會,兩方的合作還衍生出常規的每月工作會,案例多時,甚至有每雙週工作會,也進展到每週的『多學科專家會議』。2016年,我們成立了『台灣胎兒影像學工作小組』。2017年,我們建立了『多學科專家會議』(Multidisciplinary Team)的合作機制,這個機制已成為兩方的驕傲,也是台兒處理諸多胎兒異常個案的特色。畢竟,診斷不過是治療的起點,如何讓家長清楚瞭解胎兒所面臨的挑戰,並順利把胎兒平安交到相關科別的手上,是『多學科專家會議』很重要的任務,而詳實的『胎兒影像診斷』則是開啟這扇大門的鑰匙。
2018年,台兒和台北榮總的榮科醫學影像中心合作,進一步把胎兒磁振造影(MRI)的收費正規化,回歸專業,以回應所需的專業養成、工作強度、工時、和後續的諮詢、專家會診等,不再讓胎兒磁振造影的收費,屈就在成人腹部磁振造影的健保代碼下。這也是我們願為年輕醫師盡的棉薄之力。
最後,我要感謝參與本書撰寫的醫師、放射師、和所有行政同仁,謝謝大家辛苦的付出,再一次見証這一段合作的歷史。
- Share This:
2019.10月-1/3:團隊合作,成功搶救薦尾椎畸胎瘤寶寶
台兒診所 / 林丹薇 醫師
本篇作者:林丹薇醫師
個案43歲,自然懷孕第二胎,17週接受羊膜穿刺時,超音波檢查下發現胎兒臀部有一腫塊,原產檢醫師懷疑胎兒合併脊髓脊膜膨出,轉診至本院。個案於17週又3天在本院接受第一次胎檢,確實在尾椎末端、鼠蹊部處,明顯可見一約 3*3*2公分的複雜性腫瘤,大部分在體外,少部分延伸進骨盆腔,並有少數血流供應。考量到胎兒大小腦結構、脊椎排列、及脊髓圓錐位置皆正常,背部皮膚完整,診斷應為第二型薦尾椎畸胎瘤(Sacrococcygeal teratoma, type II),後續於台北榮民總醫院安排胎兒磁振造影,診斷亦同。
(圖一) 腫瘤在各週數的外觀變化
關於此病的產檢診斷、追蹤重點及產後治療計劃,美國兒童外科協會(American Pediatric Surgical Association, APSA)於西元2018年發表了很仔細、完整的準則,以下的討論,多半出自於這篇文章及其他個案報告的總和。
薦尾椎畸胎瘤為胎兒最常見的先天性腫瘤之一,發生率約為1/35,000~40,000,較常見於女性,女性罹病率為男性的3~4倍,目前認為成因應源於尾骨處全能幹細胞(totipotent stem cell in the coccyx)的異常分化。此腫瘤可能表現出的性質多變,固態狀(solid)、液狀(cystic)或混合型(mixed)都可見,產前發展的形式亦多變,大小穩定或快速生長都有可能。常見合併的異常有:膀胱出口處壓迫(Bladder outlet compression)的繼發性變化,如水腎(Hydronephrosis)、下泌尿道支配神經受損(Damage to the innervation of the lower urinary tracts)、及肛門直腸發育不良(Anorectal malformation)。孕期間的併發症,主要與腫瘤本身的性質相關,若腫瘤富含豐富血流供應且增長迅速,易衍生出腫瘤出血(tumor hemorrhage)、胎兒心衰竭(fetal cardiac failure)、胎盤代償性肥大暨羊水增加(placentomegaly with polyhydramnios),而導致早產。生產方式的選擇,主要決定因素為腫瘤大小,若腫瘤直徑小於5公分,分娩中腫瘤出血可能性低,可考慮經陰道產。
(圖二)薦尾椎畸胎瘤的分型。圖片來源:《胎兒影像學診斷-中樞神經系統病例精選 》(林丹薇等著,台北市:台灣愛思唯爾,2015年初版一刷,頁158。)
薦尾椎畸胎瘤的分型,採用Altman等人在西元1974年發表的"AAPSS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Surgery Section) Staging Classification”,分型依據為腫瘤位置,可分為四型:type I 為腫瘤全部位於體外;type II 為腫瘤部分位於體外,部分延伸進骨盆腔內;type III 為腫瘤部分位於體外,部分往內往上從骨盆腔延伸入腹腔;type IV 則為全體腫瘤位於體內。Type I 與 type II 多為良性,而type III 與 type IV,惡性機率較高。
發表在“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西元2015年的“Predictors of poor prognosis in prenatally diagnosed sacrococcygeal teratoma: A multiinstitutional review”一文中提到:若24週前的TFR(Tumor volume to fetal weight ratio)大於0.12、腫瘤固體化比例大於等於50%、合併胎兒水腫,有較高的可能性發展至不良預後,以上三項不良預後因子均達到統計學上意義。
至於可考慮的胎兒治療(Fetal intervention),共有四類。第一類為「減壓(Decompression)」,可進行囊腫抽吸(cyst aspiration)、囊腫 - 羊膜分流(cyst-amniotic shunt),羊水減積(amnioreduction); 第二類為藉由Open fetal surgery直接進行腫瘤減積,此法適用於26週前、且腫瘤分級為AAPSS第一型或第二型的胎兒; 第三類為 Fetoscopic laser ablation, radiofrequent ablation或interstitial ablation,此法因併發症多,現較少使用; 第四類則針對體積較大、易於生產時破裂出血的腫瘤,可考慮在32週以上的胎兒,安排Exit-to-Resection。
(圖三) 男嬰出生首日,可見尾椎處巨大腫瘤。 標示處為肛門。
回顧個案在本院的就醫經過,妊娠17週多時初次胎檢,而後約每2~3週返診追蹤。腫瘤為第二型、混合性質、快速增長,17週,19週前的TFR分別為0.035, 0.044,22週時因腫瘤體積大幅增加至8*5*4公分,TFR上升至0.124~0.133,超過象徵良好預後的0.12。21週安排磁振造影、22週接受多學科會診諮詢,會診成員包含有婦產科醫師、放射線科醫師、新生兒科醫師、小兒外科醫師、及個管護理師。27週除例行性超音波追蹤項目外,另請小兒心臟科醫師評估胎兒心臟功能,確認胎兒目前無高輸出性心衰竭(high-output heart failure)癥兆。孕婦於36週自然陣痛經剖腹產產下一男嬰,男嬰狀況穩定,出生後第三天接受手術,順利切除一 32*15*10公分腫瘤,腫瘤重達1,550公克, 病理診斷為immature teratoma,尾骨處切片皆為良性。男嬰術後復原佳,目前無不良後遺症,已返家照顧。
(圖四) 開完刀隔日,肛門成功復位,解便正常。
此個案雖一度因腫瘤快速增長,讓人擔憂預後,幸有各專科醫師協助評估,成功協助個案度過孕期,並有效整合產前產後資源,讓孕婦及新生兒皆接受到完善照護。對照起本院數月前另一位同樣合併第二型薦尾椎畸胎瘤的個案,最終在 20週前選擇中止妊娠,此個案的成功經驗,非常鼓舞人心,也期待我們能循此模式,繼續幫助其他孕婦,讓她們能帶著孩子回家。
- Share This:
2019.10月(58期)
台兒通訊 >> 2019年 >> 十月
2019年 十月(第58期)
文章目錄
(1) 團隊合作,成功搶救薦尾椎畸胎瘤寶寶 / 林丹薇 醫師(閱讀全文)
(2) [台兒共筆4] 胎兒影像學診斷(2):全身系統病例精選(2015-2018) / (閱讀全文)
(3)三軍總醫院婦產部國際醫學研討會暨第十一屆台兒胎兒醫學工作坊 (閱讀全文)(閱讀全文)
2019年 十月(第58期)
在銀色月光下。
Under the silver moonlight.
陳持平 / 壓克力顏料 / 100 x 80公分 40F畫布 / 2019年
Chih-Ping Chen / Acrylic paint / 100 x 80cm 40F canvas / 2019
文章目錄
(1) 團隊合作,成功搶救薦尾椎畸胎瘤寶寶 / 林丹薇 醫師(閱讀全文)
(2) [台兒共筆4] 胎兒影像學診斷(2):全身系統病例精選(2015-2018) / (閱讀全文)
(3)三軍總醫院婦產部國際醫學研討會暨第十一屆台兒胎兒醫學工作坊 (閱讀全文)(閱讀全文)
👉下載全檔
- Share This:
2019/09/06
20190824 第30次『慘』科OB會後記
台兒資深放射師 / 李怡盈
2019/09
2019/09
Patent urachus如果單獨發生,與染色體異常的相關性低,產後手術的預後也十分良好,諮詢時可較為樂觀。需特別注意的是部分個案可能合併膀胱脫垂或外翻的情形。因此,產前追蹤需特別注意囊腫與膀胱的變化。另外有些個案在第一孕期會合併巨膀胱(Megacystis),這時需再與下泌尿道阻塞做鑑別,於後續回診中注意腎臟與膀胱的狀況。
耳朵在產前能篩檢的結構之中不是特別困難的項目,但對異常的描述與其代表的臨床意義仍有討論價值。這次OB會,我們邀請台兒林丹薇醫師分享她從文獻中歸納出的心得。
關於耳朵的描述,目前最具細節的資料是台大施景中醫師在1998年發表的論文。施醫師在文中將耳朵的評估有系統地區分為型態、位置、軸向、長度……幾個部分。除了論文中的示意圖,林醫師也用心地找了其他圖片相互對照,讓聽眾對於描述的方式與相關名詞更有概念。
耳朵評估較為可靠的時間點在第二孕期之後,常用的2D影像雖然取得方便,但耳朵的位置、軸向,甚至耳道的評估仍力有未逮,碰到異常個案時搭配3D影像診斷方能得到較充分的資訊。當使用的工具不同,搭配的參考資料也要隨之調整。針對這點,林醫師列舉並比較了數篇國內外,2D、3D測量的統計數據,方便聽眾參考、取用。
耳朵異常除與VACTERL association或其他症候群相關外,與T21、T13、T18也常同時出現。這些資料能成為幫助我們評估染色體異常風險的工具,同時也可以是決定是否進行染色體診斷或實行時間點的決策依據之一。
演講之後,與會醫師們熱烈交流自己的臨床經驗,從產前暫時性的耳形疑義到產後相關的處理方式,凸顯出臨床經驗在診斷與諮詢的重要性。
第二個講題是台兒提供的開放性臍尿管(Patent Urachus)案例。臍尿管是尿囊(Allantois)在胚胎體內的部分,通常在胚胎7週左右退化為韌帶(Median umbilical ligament)。若未退化完全,依其保留的程度分為Patent urachus、Urachal cyst、Urachal sinus、Urachal diverticulum幾類,其中尤以Patent urachus最常見。
Patent urachus為一連接膀胱與肚臍的通道,因尿液沿通道灌注,通常會以靠近臍帶與胎兒肚皮相連處(Cord insertion)的囊腫來表現。具有於膀胱相連的通道及被臍帶動脈包圍是此囊腫與普通臍帶囊腫最大的差異處。
- Share This:
2019/09/04
2019.9月-1/2:三軍總醫院婦產部國際醫學研討會暨第十一屆台兒胎兒醫學工作坊
【序言一】三軍總醫院婦產部部主任 張正昌 (20190730)
三軍總醫院婦產部部主任 張正昌醫師 |
三軍總醫院為國防醫學院教學醫院,負有臨床醫療、教學與研究之責,三軍總醫院婦產部更是大台北內湖南港汐止地區的婦產科後送醫療單位,科技日新月異,數位影像醫療及AI人工智慧在婦產科領域更有無限發展可能,此次研討會欣逢國防醫學院118校慶暨第46屆軍醫學術研討會特與台兒診所張東曜院長(共同)舉辦國際研討會,台兒診所在台灣胎兒產前影像診斷一直為領域中具舉足輕重之地位,在胎兒檢查影像成就有目共睹且培養無數人才,感謝張院長(與林啟康主任)力邀美日首屈一指國際級大師來台共襄盛舉,相信胎兒的功能影像與AI發展能激盪出更多火花與共鳴,並由美國UCLA主任教授級醫師Mark Sklansky帶來最頂尖的胎兒心臟影像功能研究介紹,相信會給各位與會嘉賓充實與滿滿的收穫。
【序言二】台兒診所院長 張東曜 (20190804)
台兒診所院長 張東曜醫師 |
今年台兒胎兒醫學工作坊有兩個主軸,其一是『超越』,其二是『整合』。
胎兒醫學做為周產期醫學的第一線,首要任務是孕母和胎兒的風險管理。台兒以胎兒超音波見長,搭配合作實驗室良好的品質管理,並堅持採用符合世界潮流最佳的篩檢流程,讓台兒同仁得以精準管理孕母和胎兒的風險,深受同業和孕媽的肯定。
主題之一是『超越』。今年要挑戰長久以來胎兒心臟超音波的盲區。這些年來,胎兒心臟超音波的進步,可以用飛躍來形容。記得也不過3年前,我和施景中醫師才在超音波醫學2016年7月的第三次學術研究會,一位講全肺靜脈回流異常,一位講主動脈弓狹窄,試著去解這兩個長久以來胎兒心臟超音波篩檢流程中阿其里斯腱。但這三年來,對我來說,這兩個題目好像也不再那麼有挑戰性了。因此,今年我們試著要跳出胎兒心臟結構的篩檢,直接單挑胎兒心臟功能的評估。
2018年第十屆台兒胎兒醫學工作坊 心臟專題實況 |
主題之二是『整合』。胎兒醫學迷人之處,其一在跨科別和跨領域的合作。有了『精準』的產前診斷,我們就能更有信心地和產後各相關科別進行跨科別的合作,直接把治療計劃拉到產前來做,讓產前和產後無縫接軌,也讓諸多和台兒合作的產科醫師,更能安心地把心力放在孕媽的身上。也因為跨科別的合作,孕媽和胎兒都能得到最專業的照顧。因此,我們要報告台兒和各科專家合作的胎兒影像學團隊、胎兒心臟病團隊、胎兒唇顎裂團隊、和新生兒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團隊的工作成果。
台灣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與品管系統 於2019年六月舉辦理學篩檢課程實況 |
『整合』的另一個重點,在第一孕期各項篩檢的整合。由於胎兒超音波篩檢在知識上和技術上不斷地進步,使我們更有能力在第一孕期時即發現各種胎兒結構、胎盤、或子宮頸的異常,比如妊娠14週時,甚至可能提前到10週之前。整整比多數同業和孕媽所熟知的22週胎兒超音波結構篩檢提早了兩個月,甚至更多。因此,有效率地整合第一孕期的各種篩檢,並選用最好的數學模型,才能讓孕媽得到最有效率的照顧。台兒會藉這個機會分享我們的經驗,並提出我們的見解。
另外,我要特別介紹2019年初召集幾位同道成立的『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我希望從教育訓練著手,把胎兒醫學的制度進一步地落實,讓胎兒醫學成為廣被承認的婦產科次專科,也希望還有餘力可以整理和發表本土和胎兒醫學相關的數據,讓孕程風險的管理更為確實。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三總婦產部部長張正昌醫師和產科主任林啟康醫師,共同促成了這一次的合作,也一起邀請到了三位國際知名的小兒心臟科醫師(美國的Mark Sklansky醫師、日本的川瀧元良醫師、日本的金基成醫師)來台講學,為此次的活動增添光彩。
今年(2019)11月23-24日,請來三總和我們一起『超越』、一起『整合』。
【課程資訊】
- Share This:
2019/08/14
Eric醫學研究方法工作坊
【台兒報導】 Eric醫學研究方法工作坊
台兒診所 許育仁/台北市報導
即將於今年,2019年12月3日開始授課,由台灣胎兒振興會所主辦的「第三屆醫學研究方法工作坊」,由加拿大籍 台兒醫研部主任 陸允睿(Eric Lussier)先生主持授課。陸允睿先生畢業於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並來台灣就讀陽明大學研究所,能說一口流利中文,參與臺北榮民總醫院研究助理、台北衛生署研究等,具有紮實的醫學研究經驗。
圖說:參與過第一屆工作坊的葛萱 放射師(左二)推薦分享:「一開始因為很久沒接觸到統計課程覺得有點緊張,但是Eric老師教得很好,一步一步從基礎中學習,在最後也讓我們直接實做一個計畫,相當充實,也學到很多東西。」 |
圖說:周昱青醫師正與台兒醫研部主任 陸允睿(Eric Lussier)認真討論研究細節。
|
在三個月裡,十二個禮拜的課程將透過視訊會議進行學習,您可不必特別外出,在合適的空間準備好視訊設備、或團體多人一起在會議室中上課即可。透過此課程將學會如何完成一份研究的步驟、蒐集資料、管理分析、驗證假設真偽,即經由嚴謹的統計量化分析,反覆驗證出結果,最重要是教您怎麼得到科學研究與倫理審查委員會(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IRB) 的核准。
Eric老師也以一句話,精闢道出研究分析的重要性:『研究素養是瞭解醫學最新進展的最佳方法之一(Research literacy is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stay on top of the latest advances in medicine.)』最後賣關子的說:「您是否想知道這些隱藏在數據中的訊息與故事呢?」
歡迎醫界、學界人士,以及對此工作坊有興趣者皆可報名參加,邀約同好一同響應。
Eric老師也以一句話,精闢道出研究分析的重要性:『研究素養是瞭解醫學最新進展的最佳方法之一(Research literacy is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stay on top of the latest advances in medicine.)』最後賣關子的說:「您是否想知道這些隱藏在數據中的訊息與故事呢?」
圖說:期待透過研究的產出,讓醫學更進步與發達,正是Eric老師所相信的,『研究素養是瞭解醫學最新進展的最佳方法之一(Research literacy is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stay on top of the latest advances in medicine.)』。 |
✅精彩上課回顧:
- Share This:
2019/08/13
20190727 第29次『慘』科OB會後記
台兒資深放射師 / 李怡盈
2019/08
這次會議由彰基謝聰哲醫師首先分享台兒轉介的一例Micro-lissencephaly,在台兒張婉婷放射師與吳佩臻醫師簡要的病史報告後,謝醫師隨即用正常影像做對照,讓聽眾對異常的腦溝腦迴更有感,邊解說影像邊回顧如sloping forehead與enlarge subarachnoid space等microcephaly 常見的超音波特徵。
Cortical development malformation需花時間追蹤、搭配不同檢查切面才有機會診斷。即使如此,培養對胎兒大小與正常腦溝腦迴的正確認知仍有機會在產前篩檢出Micro-lissencephaly。
後半段主題延續上個月對植入性胎盤的討論,由台兒張雅筑放射師報告MRI在診斷上的應用。
雅筑用卡通示意圖與MRI影像對照,解釋胎盤之外正常組織的分層,輔以異常影像加深印象,繼而帶出植入性胎盤在MRI影像上常見的共通特徵,一一說明胎盤回音、膀胱邊界、子宮肌層上的異常發現,並援引相關的超音波表現對照。
24週後,胎盤訊號與子宮肌層才容易有明顯差異,因此MRI檢查時間點不宜太早。若想做手術評估,建議可於剖腹產前安排檢查。
MRI較超音波昂貴且不易取得,不建議作為第一線篩檢工具,但需評估子宮後壁或側壁等特定位置或超音波檢查有疑義時,會是不錯的輔助工具。此外,不同單位的文獻提出的MRI診斷表現差異甚大,尋求良好影像團隊的後援也是提高診斷率的方式之一。
MRI較超音波昂貴且不易取得,不建議作為第一線篩檢工具,但需評估子宮後壁或側壁等特定位置或超音波檢查有疑義時,會是不錯的輔助工具。此外,不同單位的文獻提出的MRI診斷表現差異甚大,尋求良好影像團隊的後援也是提高診斷率的方式之一。
- Share This:
2019/08/08
2019.8月-2/2:簡述超音波下評估胎兒耳朵要點
2019/07
許多染色體異常的疾病或症候群常合併外觀異常或位置異常的耳朵,產前超音波檢查下「找到耳朵」並不困難,難的是如何精準判讀是否有異,幸因超音波成像技術進步快速,除了傳統二維影像外,佐以擷取三維影像更能有效的、系統性的篩檢耳朵。
耳朵的發育源起始於8~11公釐的胚胎, 位於第一咽弓、第二咽弓上的六個間葉突起進行融合(Fusion)、遷移(Migration)及旋轉(Rotation)等步驟而成;間葉細胞融合後形成耳廓(Auricle),並從顏面下半部逐步往上遷移至顳部、約與眼睛同高的位置,同時逐漸從「前橫向(anterio-transverse)」旋轉為「側直向(lateral-vertical)」。
台大婦產部施景中教授於1998年發表在Obsterics & Gynecology的「Antenatal Depiction of the Fetal Ear With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一文中有提到,可由以下幾點評估耳朵外觀:第一,耳廓呈扇型、貝殼型,並需熟悉外耳殼上幾個重要的解剖位置名稱;第二,耳廓最上緣應高於眼角的延伸線;第三,耳朵軸線(Axis)應直立並平行於胎兒頭顱;第四,耳廓定向為略朝前且朝外(antero-lateral orientation);第五,注意耳朵大小,若合併小耳症,必須評估嚴重程度。
比較二維影像與三維影像,三維影像的優勢在於耳朵外觀的細節更清楚可見,且較可有效釐清耳朵在頭顱上的空間定位(Spatial information),不僅幫助操作者判斷,也讓家屬更易理解、有助諮詢。
若要比照正常耳朵大小的參考值,二維影像下,可參考Chitkara等人2000年發表在 AJOG上的「Ultrasonographic Ear Length Measurement in Normal Second- and Third-trimester Fetuses」; 若要參考三維影像下的數據,可參考成大張峰銘教授等人2000年發表在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的「Fetal Ear Assessment and Prenatal Detection of Aneuploidy by the Quantitative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內文中所納入的族群全為台灣人;另一篇較近期的、同樣在三維影像下的測量則是 Hatanaka等人2011年發表在 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的「Reference Intervals for Fetal Ear Length between 19 and 24 Weeks of Pregnancy on 3-Dimensional Sonography」。
與「小耳」、「低位耳」相關連的疾患很多,臨床實務上較常遇到的是單側小耳症(Microtia),諮詢時必須同時提醒家長約有四成小耳症同時合併半側小臉;另外,Trisomy 13、Trisomy 18,兩者八成以上合併小耳症及低位耳。至於Trisomy 21,則較常以「Lop Ear」及「耳朵長度相對較短」來表現,Lop Ear 意指因耳廓上方軟骨發育異常,耳廓最上緣會微微下垂而命名;而數篇文章皆提到,近六至八成Trisomy 21患者的耳朵長度,位於三百分位以下。故若產前診斷耳朵外觀異常,應建議病患接受進一步遺傳診斷。
儀器日趨先進,同時也需要求自己對於各項疾病的認識更加深入,並與相關科別專家組成團隊(如遺傳諮詢科醫師、整形外科醫師、耳鼻喉科醫師),才有機會精準做出產前診斷,並為胎兒及家屬,鋪出最合適的後路。
本篇筆者:台兒林丹薇醫師 |
許多染色體異常的疾病或症候群常合併外觀異常或位置異常的耳朵,產前超音波檢查下「找到耳朵」並不困難,難的是如何精準判讀是否有異,幸因超音波成像技術進步快速,除了傳統二維影像外,佐以擷取三維影像更能有效的、系統性的篩檢耳朵。
耳朵的發育源起始於8~11公釐的胚胎, 位於第一咽弓、第二咽弓上的六個間葉突起進行融合(Fusion)、遷移(Migration)及旋轉(Rotation)等步驟而成;間葉細胞融合後形成耳廓(Auricle),並從顏面下半部逐步往上遷移至顳部、約與眼睛同高的位置,同時逐漸從「前橫向(anterio-transverse)」旋轉為「側直向(lateral-vertical)」。
台大婦產部施景中教授於1998年發表在Obsterics & Gynecology的「Antenatal Depiction of the Fetal Ear With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一文中有提到,可由以下幾點評估耳朵外觀:第一,耳廓呈扇型、貝殼型,並需熟悉外耳殼上幾個重要的解剖位置名稱;第二,耳廓最上緣應高於眼角的延伸線;第三,耳朵軸線(Axis)應直立並平行於胎兒頭顱;第四,耳廓定向為略朝前且朝外(antero-lateral orientation);第五,注意耳朵大小,若合併小耳症,必須評估嚴重程度。
比較二維影像與三維影像,三維影像的優勢在於耳朵外觀的細節更清楚可見,且較可有效釐清耳朵在頭顱上的空間定位(Spatial information),不僅幫助操作者判斷,也讓家屬更易理解、有助諮詢。
林丹薇醫師在台兒晨會講解胎兒耳朵專題 |
若要比照正常耳朵大小的參考值,二維影像下,可參考Chitkara等人2000年發表在 AJOG上的「Ultrasonographic Ear Length Measurement in Normal Second- and Third-trimester Fetuses」; 若要參考三維影像下的數據,可參考成大張峰銘教授等人2000年發表在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的「Fetal Ear Assessment and Prenatal Detection of Aneuploidy by the Quantitative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內文中所納入的族群全為台灣人;另一篇較近期的、同樣在三維影像下的測量則是 Hatanaka等人2011年發表在 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的「Reference Intervals for Fetal Ear Length between 19 and 24 Weeks of Pregnancy on 3-Dimensional Sonography」。
與「小耳」、「低位耳」相關連的疾患很多,臨床實務上較常遇到的是單側小耳症(Microtia),諮詢時必須同時提醒家長約有四成小耳症同時合併半側小臉;另外,Trisomy 13、Trisomy 18,兩者八成以上合併小耳症及低位耳。至於Trisomy 21,則較常以「Lop Ear」及「耳朵長度相對較短」來表現,Lop Ear 意指因耳廓上方軟骨發育異常,耳廓最上緣會微微下垂而命名;而數篇文章皆提到,近六至八成Trisomy 21患者的耳朵長度,位於三百分位以下。故若產前診斷耳朵外觀異常,應建議病患接受進一步遺傳診斷。
儀器日趨先進,同時也需要求自己對於各項疾病的認識更加深入,並與相關科別專家組成團隊(如遺傳諮詢科醫師、整形外科醫師、耳鼻喉科醫師),才有機會精準做出產前診斷,並為胎兒及家屬,鋪出最合適的後路。
- Share This: